奈保尔

内容简介:
《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作者印裔英籍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跨界生存者与文学创作者,他的生活经历、文化身份构成、创作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复杂,获得了移民作家、后殖民作家、旅行作家、无根作家、漂泊者、环球作家、“世界主义者”等称号,他的创作涉及的大都是有关全球性的敏感话题,如移民生存、不同文化冲突、种族关系、宗主国与前殖民地的关系问题,第三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个人、家族命运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等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跨界生存境遇中的混杂化写作 一、移民带来的跨界生存命运 二、置身后殖民文化境遇 三、跨界生存中的混杂化写作 第二节 从边缘到中心的接受与研究 一、国外奈保尔研究综述 二、国内奈保尔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跨文化、跨文体的多重叙事--多元文化场影响下的创作取向 第一节 既内在又外在--特立尼达“拼盘”文化的混杂影响 一、混杂文化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 二、以西班牙港为起点:混杂文化影响下的创作选择 第二节 既亲近又疏离--对印度族裔文化的双重态度 一、无法割舍的故土情结 二、难以投入的“生母”怀抱 第三节 既依附又背离--英国文化养子的二难心态 一、对英国文化的依附 二、对宗主国文化的背离 第四节 杂糅型文体--混合文化身份的表达策略 一、小说中的非小说因素 二、非小说中的小说因素 小结 跨文化、跨文体的多重叙事 第二章 小说文体与移民、殖民地人边缘文化身份的表现 第一节 兼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 一、儿童叙述视角与成人叙述视角的复调变奏 二、边缘人文化身份--小说艺术表现的中心 三、地方色彩与现代色彩的交融 第二节 家族传记与移民“史诗”--长篇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一、无处觅家园--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史诗” 二、走向边缘化--一幅幽默而悲伤的移民图 三、史诗体与现代长篇小说的有机杂糅 第三节 移民和殖民地生活的讽刺画--长篇小说《模仿者》 一、“憎恨压迫者,惧怕被压迫者”--奈保尔的双重讽刺 二、隐喻与象征构成的讽刺画 三、在虚构与纪实的交织中展现讽刺 第四节 充满讨论、思辨色彩的后殖民小说--长篇小说《河湾》 一、非洲后殖民社会模糊、混乱与分散状态的写真集 二、移民的流亡命运与后殖民地人的身份迷失 三、强烈的讨论思辨色彩 小结 虚构为主、纪实为辅的小说文体 第三章 旅行记录体与第三世界社会文化的考察与剖析 第一节 “东方学”视角与印度文化身份的寻根之旅--《幽暗国度》 一、“东方学”视野中满目疮痍的印度 二、文化寻根之旅中的忧愁与焦虑 三、夹叙夹议的互文性文本 第二节 印度文化的反思、批判之行--《印度:受伤的文明》 一、对受伤的印度文明的反思性批判 二、议论为主、记述为辅的文化旅行记 第三节 宽容而乐观的印度旅行采访记--《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一、描绘充满变化、叛变的印度社会“众生图” 二、格调乐观的旅行采访记 第四节 “普世文明”视野中的伊斯兰世界 一、客观记录与主观判断的混杂--《在信仰者中间》 二、“作者隐退、人物出场”的人物传记--《超越信仰》 小结 纪实为主、虚构为辅的旅行记 第四章 自传体与自我和英国社会文化身份的剖析 第一节 寻找创作与生存的中心--自传性作品《寻找中心》 一、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中的写作历程与家庭历史的回望 二、在写作与旅行中“寻找中心” 第二节 英国文化身份的艰难“抵达”--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 一、在背离与依附的矛盾中艰难“抵达” 二、文体杂糅的自传体小说 小结 纪实与虚构的有机交织 第五章 混杂化叙事与混合文化身份的艺术新探索 第一节 跨越时空与文体界线的多重嵌套叙事--《世上一条路》 一、穿越历史“碎片”与“断层”的嵌套式叙事 二、重复与重构:写作之路与历史之路 第二节 混合文化身份与混杂化叙事的有机结合--《半生》 一、“一半加另一半”的混合身份与跨界生存 二、跨时空、多视角的混杂化叙事 小结 成熟的杂糅型文体 结语 继承与超越、融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奈保尔作品中、英文目录及分类 附录二 奈保尔年谱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