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悲秋

悲秋

作者: 郁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4

价格: 16.80元

ISBN: 978756334034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郁白(Nicolas Chapuis,1957一),法国著名汉学家,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郁白曾先后担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外交官生涯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使他得以与中国文化界精英相与往还。郁白在法国翻译并出版了钱钟书、杨绛等人的著作及多部中国文学名著。其专著《悲秋》(Trstes Automnes),于2001年1月在法国出版。

内容简介:

在钱钟书先生的鼓励下,郁白凝眸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悲秋”主题,结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学批评,从《诗》、《骚》源头到唐诗的顶峰作了深入研究。作者发现,秋歌强烈激越的自我认同清响,与儒家的中庸平和格格不入。通过对中国文人自我认同脉搏扣击声的凝神倾听,作者对中国古代本体论阐发了独特的见解。 这部专著是法国汉学家的中国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在郁白先生采撷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文论精华而精心酿制的这一陈年心曲中,中国读者可以从中品到浓烈的西方风味:有龙萨、拉马丁、雨果、马拉美、波德莱尔等人继十余个世纪之后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遥相唱和;有诸多汉学家、西方文论家对中国文化的深逢透视;有郁白先生基于西方文化底座的独特视野。

目录:

译序 引言 第一章 病秋与圣人的漠然 由节至礼 及时行乐与悲歌 第二章 自然的不幸 宋玉的《九辩》 拟物还是寓物? “皇天平分……” “踌躇……” 超越 第三章 诗学语方 《论语》 《诗大序》 孔颖达的注解 个体道德与集体道德 第四章 从道德到感情 3-4世纪:挫折,陶醉还是焦虑? 5世纪:从道义到欲望 6世纪:繁琐的颂歌 第五章 由感及情 陆机与潘岳(3世纪) 刘勰与萧纲(6世纪) 第六章 《秋兴》 《秋兴》其一 《秋兴》其二 《秋兴》其三 《秋兴》其四 《秋兴》其五 《秋兴》其六 《秋兴》其七 《秋兴》其八 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认同的危机 第七章 毒曲 相通和沟通 “蛇形” 虚无之境 毒 秋与龙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8 07:20:03
文渊阁老学究发表
《悲秋》一书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典范,郁白以其深厚的西方文学素养切入,挖掘了秋歌中蕴藏的独特自我认同脉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全新窗口,令人叹为观止。
2024-05-28 07:20:03
落梅无情发表
《悲秋》是一曲穿越时空的对话,当中国古代诗人与西方文学巨匠遥相唱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盛宴。郁白巧妙地将西方文论融汇其中,既不失中国文化之根,又增添了西方视角之美,真乃珠联璧合,耐人寻味。
2024-05-28 07:20:03
书山有路发表
郁白的《悲秋》宛若一杯醇香的陈年佳酿,每一口都回味无穷。他从秋歌出发,层层深入,从中国古代文论到西方文学批评,将中国文人自我认同的脉搏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之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5-28 07:20:03
墨香斋主发表
《悲秋》是一本开创性的著作,它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研究的藩篱,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文学理论有机结合。郁白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既有严谨的学术论证,又有诗意的美感,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如沐春风。
2024-05-28 07:20:03
诗书雅韵发表
《悲秋》是郁白呕心沥血之作,凝聚了他多年的学术心血。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将秋歌中隐藏的自我认同主题抽丝剥茧,并与西方文学中的相关思想做了巧妙的对比,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图景,令人拍案叫绝。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