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谈吃

作者: 唐鲁孙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

价格: 228.0

ISBN: 978756335100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平传统乡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家。加之出生贵胄之家,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品味与见解,有美食家之名。

内容简介:

“华人谈吃第一人”饮食笔记。  鲁孙赋性开朗,虚哀服善,平生足迹遍海内,交游极广,且经历过多种事业;以他的博闻强记,善体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姿的阅历及生活趣味,言人所未曾言,道人所不能道,十年之间,成就非凡;尤其是这份成就,出于退休的余年,文名成于古稀以后,可谓异数,鲁孙亦足以自豪了。——高阳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正好填补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逯耀东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便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集萃。作者不但嗜吃会吃,也能吃,无论是大餐厅的华筵残炙,或是夜市路旁摊的小吃,他都能品其精华食其精髓。本书所撰除了内地各省佳肴,更有台湾本土的风味,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本书以谈吃为主题,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地写出来,南北珍馐,水路杂承,无不见于唐鲁孙笔端,更难得的是作者将许多佳肴的用料与烹制方法也记录下来,为继承弘扬我们传统的食文化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

目录:

上卷 馋人说馋(序一) 忆唐鲁孙先生(序二) 何以遣有生之涯(自序) 吃在北平 再谈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独特食品 二谈北平的独特食品 故都的早点 故都的奶品小吃 燕京梨园知味录 燕尘偶拾 北平上饭馆的诀窍 津沽小吃 吃在上海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曼谷的水果 谈酒 闲话“香槟酒” 酒话连篇 为人肝醒酒汤敬复仙翁先生 谈喝茶 谈烟斗与抽板烟 鼻烟及鼻烟壶 漫谈香烟 与林语堂一夕谈烟 香烟琐忆 后记 中卷 下卷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8 08:34:57
闲敲棋子落灯花发表
唐鲁孙先生以其敏锐的観察力, 将其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置身于民国年间那个纸醉金迷的上海滩,体验那一口人间美味。书中既有对当时政坛名流的饮食趣闻轶事,也有对普通市井小民的柴米油盐的生动刻画,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8 08:34:57
一蓑烟雨任平生发表
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 唐鲁孙先生对美食的理解远超一般的食客。他在书中不仅谈及菜肴的色香味, 更结合了历史, 文化, 风俗等多方面因素, 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饮食画卷。读罢此书, 不仅能涨知识, 更能提升自己的饮食品味, 实乃饕餮盛宴中的一道精神食粮。
2024-05-28 08:34:57
浮生若梦何处寻发表
唐鲁孙先生笔下的美食既有山珍海味的奢靡, 也有街头小吃的亲民, 但不论何种食材, 都能被他写得活色生香, 令人口舌生津。此外, 他还穿插了众多与美食相关的逸闻趣事, 读来妙趣横生,让人在享受味蕾盛宴的同时, 也领略到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和文化。
2024-05-28 08:34:57
半亩方塘一鉴开发表
唐鲁孙先生的饮食笔记, 是一部研究民国时期饮食文化的宝贵资料。书中不仅记录了各地风味美食, 还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名人雅士的饮食习惯和社交风尚。通过唐先生的笔触, 我们仿佛穿越时空, 亲临民国的酒楼茶肆, 与名流政要共话家常, 品味那段逝去的时光。
2024-05-28 08:34:57
烹羊宰牛且为乐发表
唐鲁孙先生以其深厚的饮食功底和丰富的阅历, 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民国时期饮食文化的生动画卷。书中既有珍馐佳肴的细致描写, 也有寻常百姓的饮食风俗, 从达官贵人的豪门盛宴到市井小民的贩夫走卒, 无一不涵盖。读此书, 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感受美食背后的时代变迁。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