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作者: 朱崇科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4-1

价格: 46.00元

ISBN: 97872180930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朱崇科教授,1975年7月生于山东临沂,2005年5月19日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以“百人计划”副教授人才引进执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7-2008年曾赴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担任交换教授。2011年底转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至今。2013年2-7月担任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华语语系文学、文学理论。独著有:1《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2《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3《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4《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5《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人民出版社,2011)、6《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12),单篇论文120余篇。

内容简介:

“这本书搜集了作者近年对马华及新华文学的反思及建言,如书名副题所言,重点置于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三方面。朱对以往的马华文学论述作了相当丰富的介绍;从方修到杨松年、王润华、黄锦树,他都能指出各家的特色,并提出一己看法。同时他也讨论马华老少作家,如郁达夫、英培安、吴耀宗等人的作品;行有余力,他更涉猎曾毓林、唐正明、九丹等通俗作家及文化现象。以外来者的身份对在地文学作考察,朱的态度不卑不亢,堪称是有心人。”

目录:

我的批评观 代序:我的批评观 绪论: “本土性”的缘起、化用与艰难 【文学空间诗学的可能以及悖论】 辑一:反思本土性 本土性的纠葛——浅论 “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穿 在场的缺席——从本土研究看马华文学批评提升的可能维度 从部分缺席到集体失语——试论马华本土文学批评贫弱的原因 书写策略:尴尬与超越之间的游走——以《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为中心论新华文学的定位 辑二:个案观照 新加坡中心:镜像再现、叙事策略及之外——解读英培安的一种向度 无序之序——破解吴耀宗书写的一种读法 丈量旁观与融入的距离——郁达夫放逐南洋心态转变探因 消解与重建——论《大话西游》中的主体介入 艰难的现代性与无奈的本土化——解读《星洲日报》之《现代戏剧》 辑三:中国性与本土性 台湾经验与黄锦树的马华文学批评 吊诡中国性——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 “去中国性”:警醒、迷思及其他——以王润华和黄锦树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看与被看:中国女人和新加坡的对视 ——以《乌鸦》与《玫瑰园》为例论 “新移民文学”中的新加坡镜像 辑四:它山之石的解读 新 “新”视角与后殖民解读 ——试论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 本土书写——浅评杨松年《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马华文学:为何中国,怎样现代?——评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重访”方修:承继与再续——评《方修研究论集》 立马昆仑与 “极目南方”——评许文荣的《极目南方》 马华文学: “经典”消解与建构 附录:印象“南洋” 那些热带的边缘的激情与焦虑 繁复的单调:新加坡干净的吊诡“哲学” 林文庆和鲁迅的经济(人格)冲突 国大:以何为大? “怕输”的文化传递及其对策 言论空间的开创与游戏规则 “双语教华文” :在近利与远忧之间 泰国诗两首 参考书目 附录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8 00:18:15
时光荏苒发表
虽然我不是马华文学专业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也被其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学术性所吸引。作者旁征博引,观点独到,对马华文学的探索堪称深入。尤其是他对郁达夫、英培安、吴耀宗等作家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2024-05-28 00:18:15
红尘陌客发表
作为一名对马华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文笔,对马华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书中既有对历史背景的考察,也有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
2024-05-28 00:18:15
寒梅傲雪发表
这本书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马华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从边缘性和本土性的视角切入,探讨了马华文学的独特之处。朱教授的论著严谨,史料丰富,论证有力,是研究马华文学不可忽视的著作。
2024-05-28 00:18:15
风过无痕发表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马华文学的窗口。作者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带我领略了马华文学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对历史背景的考察,还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的学术专著。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