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不雕龙

目录:
不着四六的“四六体”/1 批评的前提/5 变态的文学人格/8 文学无需政治效劳/12 文学:更衣室里的斗殴/16 “憎恨学派”与约翰逊俱乐部/20 陌生性与变异性/24 百岁钱锺书是不可想象的/27 也说批评的态度/31 我们与马尔克斯的文学邦交/36 稿酬与文学/40 颠覆作协的理由/44 关于奖项的两条建议/47 一等奖为何空缺/52 “文无第一”辨/56 蹊跷的“信达雅”/60 陆军中将的希腊冈/63 唐德刚:山人自有主张/67 埃科及公共知识分子/71 善待作文奇才/76 处方式教育法/80 每个孩子都应与名著约会/84 语文教材改革,不仅仅关乎鲁迅/87 当诚实成为权谋/91 民国语文,我们的失乐园/95 国学,怎么会热呢/99 孔子塑像的可疑意义/103 鲁迅崇拜者的两句蠢话/107 思维的首恶是愚蠢/112 读史当有江山之助/117 文坛与商战的广告策略/123 著名悖论/126 诗与奥斯维辛/129 戏说中的历史/132 古人的声色/136 任人打扮的格言/139 三流学者:一种无奈的结构性设置/143 高危的艺术批评/147 剽窃与体制/151 抄袭如何成为浑水/155 造假者的下文及旁白/159 学界会大乱吗/163 沉默权的边界/167 尘埃并未落定/172 抄袭与学术规范/176 读书三题/179 时尚女人的轻与重/186 韩寒起诉不明智/192 禁忌的轮回/197 致韩非/2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