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透明

透明

作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陈安全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3-1

价格: 55.00

原标题: Transparent Things

ISBN: 9787532787555

页数: 136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内容简介:

“未来只不过是一种比喻,一种思想的幽灵。”

★ 往来于纽约和瑞士乡间的梦幻旅行

★ 挑战传统叙事,存在、记忆和时间主题小说

★ 感伤与邪恶并存的暗黑喜剧

《透明》是二十世纪公认的小说大师纳博科夫长篇代表作。纳博科夫在其中进一步发展了优雅的写作风格,节奏舒缓得近乎慵倦。

主人公休•珀森是一位忧郁而笨拙的出版商,一生中四度造访瑞士,在第一次旅行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而第二次到瑞士时则邂逅了未来的妻子。最终他开启了一段孤独的感伤之旅,用甜言蜜语哄骗自己的过去。珀森一直活在回忆里,每次到瑞士都坚持住同一家旅馆;同时又极力想逃避回忆,因为回忆只能带来痛苦。

纳博科夫把这种矛盾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以轻盈的透明笔调探索了回忆和现实所见之间的相互作用。珀森周围所包裹着的透明世界,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存在,是他本人背负的无声的历史。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4-26 03:44:49
清风徐来发表
《透明》是一部结构精巧、语言优美的现代小说。纳博科夫以其标志性的优雅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休·珀森在时间、记忆和现实之间的游离。小说巧妙地融合了感伤与邪恶,让读者在阅读中既感受到温暖,又感受到一丝阴冷。
2024-04-26 03:44:49
书海拾贝发表
纳博科夫不愧为小说大师,《透明》的故事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深层的心理洞察。休·珀森对回忆的逃避与追逐,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变形,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4-26 03:44:49
落花流水发表
'未来只不过是一种比喻,一种思想的幽灵。'纳博科夫在《透明》中这句话道出了时间与存在的本质。珀森的四次瑞士之旅,既是现实的经历,也是对记忆与过去的探索。小说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拼凑出一个复杂而令人着迷的主人公形象。
2024-04-26 03:44:49
墨香阁发表
《透明》的笔调轻盈而透明,就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纳博科夫用优美的语言和精准的观察,刻画了一个忧郁而充满幻想的主角。小说探索了个人与时间的对抗,以及记忆在塑造我们身份中的力量。
2024-04-26 03:44:49
纸上谈兵发表
纳博科夫在这部作品中再次展现了其高超的叙事技巧。他以细腻的心理刻画和诗意化的语言,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关于回忆、时间和现实的探讨,发人深省,值得细细品味。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