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

作者: 贺昌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1610648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贺昌盛 男,1968年生,湖北十堰人。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一2004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及文学学术史,已在《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各类刊物发表40余篇,出版有专著《象征:符号与隐喻》,编著《白门秋柳》、 《文与现实》(合编)等。

内容简介: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全面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在晚清民初时期的“知识”建构历程。现代中国的“文学”观念肇始于晚清时代,因为有了时间、空间和科学等基本维度的确立,才最终形成了以文学史、域外文学和文学理论与批评等为核心的“文学”知识系统及其相关的学科建制,进而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在中国的发生和拓展。

目录:

导论“文学”研究的知识论转向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的整体概貌 第二章 从“文体论”到“词章学” 第三章 作为一般范畴的“诗学” 第四章 词章·美术·美学 ——“文学”之审美品质的确立 第五章 清季学人对“文学”基本学术品质的塑造 第六章 清季的“文学”著述及其学术取向 第七章 近代大学体制的变革与“文学”学科的初步建构 第八章 民初的“文学”研究(一) ——时间维度:“文学史”研究 第九章 民初的“文学”研究(二) ——空间维度:“域外文学”研究 第十章 民初的“文学”研究(三) ——科学维度:“文学理论”研究 第十一章 现代中国文论确立过程中的日本因素 第十二章 民初西方“文学”的理论译介及其对现代中国“文学”基本范畴的影响 第十三章 20世纪“主义”话语的分流及其对“文学”学科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7 08:43:26
诗情画意发表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是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作者贺昌盛先生以严谨的态度和透彻的分析,为我们梳理了晚清民初时期中国文学学科的学术脉络。本书通过对文学史、域外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等领域的深入探讨,揭示了现代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024-05-27 08:43:26
书海拾贝发表
贺昌盛的《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作者站在学术史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文学领域的知识建构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本书不仅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2024-05-27 08:43:26
文史爱好者发表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是一部必读的学术专著,尤其是对晚清民初时期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者而言。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这一时期文学观念的形成、演变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学术图景。
2024-05-27 08:43:26
学术探索者发表
贺昌盛的《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是一本极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它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了现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本书对文学史、域外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揭示了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
2024-05-27 08:43:26
文学鉴赏家发表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它为我们了解现代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线索。作者以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晚清民初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