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远去的文学时代

远去的文学时代

作者: 黄子平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30908184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远去的文学时代》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目录:

目录 小序 一九八〇 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北岛小说《波动》随想录 一九八一 从云到火——论公刘“复出”之后的诗 一九八二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近年小说初探 一九八三 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 一九八四 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 一九八五 深刻的片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一九八六 《艰难的选择》小引 一九八七 千古艰难唯一死——读几部写老舍、傅雷之死的小说 一九八八 灰阑中的叙述 沙之书 一九八九 演戏或者无所为 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重读中篇小说《小鲍庄》 一九九〇 《中国小说一九八九》序 “革命历史小说”: 时间与叙述 一九九一 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 一九九二 与他人共舞 一九九三 “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 一九九四 革命·土匪·英雄传奇 一九九五 《新写实小说选》序 “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 一九九六 “香港文学”在内地 一九九七 世纪末寒夜中不灭的烛光 一九九八 在词语的风暴中借诗还魂——读黄灿然的《哀歌》之一至之七 一九九九 危机时刻的思想与言说 二〇〇〇 更衣对照亦惘然——张爱玲作品中的衣饰 二〇〇一 香港文学史:从何说起 二〇〇二 “故乡的食物”:现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觉记忆 二〇〇三 鲁迅、萨义德、批评的位置与方法 从北大到McBeida 二〇〇四 学诗以言志 以“体裁”为重点的文学教学 二〇〇五 《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序 有所不饮酒中圣,或小说写手的艺术控制 二〇〇六 真理、谎言与扯淡 历史碎片以及中国诗的现代行程 二〇〇七 陈冠中《香港三部曲》导读 鲁迅的文化研究 二〇〇八 左翼文学新论——曹清华《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序 七十年代日常语言学 二〇〇九 中国新文学大系与文学史 早晨,北大! 世纪末的华丽……与污秽 二〇一〇 业余读史者的读史笔记 附录 害怕写作 喜欢阅读 那些年里的读和写 著述目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6 22:01:55
书虫阿宝发表
《远去的文学时代》是一部时代巨著,它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作者黄子平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群在时代洪流中沉浮挣扎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彷徨、挣扎和追求,令人动容。本书既是一部社会史,也是一部心灵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读。
2024-05-26 22:01:55
潇湘竹影发表
黄子平的《远去的文学时代》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它以一群知识分子的视角,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历程。书中既有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关怀。作者的文笔优美而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6 22:01:55
墨香书屋发表
《远去的文学时代》是一部关于记忆和反思的书。作者黄子平以深沉的笔触,讲述了一群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和思考,折射出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本书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思想之作。
2024-05-26 22:01:55
云中漫步发表
读《远去的文学时代》,我仿佛踏上了时光的列车,回到了那个充满激荡与变革的时代。作者黄子平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们的迷茫、彷徨和追求,都让人感同身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时代之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和回味。
2024-05-26 22:01:55
风轻云淡发表
《远去的文学时代》是一部宏大的精神史诗。作者黄子平以恢弘的视野,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变迁。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读罢此书,我深感震撼,对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