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方法论

方法论

作者: 刘明今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02

价格: 27.00

ISBN: 978730902240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体系丛书的第三种。古代文学 批评的方法论问题自80年代中 期开始即引起文论界的重视,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之进行全面 阐述的第一本著作。 批评方法是多层次的,它 与批评意图、批评关注点、批 评思维、批评体式等密切相关, 故本书采取多点切入的方式进 行描述。同时本于发生学的原 理,着重探讨了各种批评方法 形成的契机及其在批评中的作 用,这样就使批评方法的描述 贴近批评史的发展,不是平面 的简单的类型归纳,而呈现出 动态的流变的特征。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批评意识与方法 第一章 文化历史意识 第一节 泛文化批评 一 先秦的文化评判 二 汉及汉以后学术家的文化评判 三 泛文化批评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 历史意识与批评 一 以治观文 二 史的建构 三 探本溯源 四 实录存史 第三节 教化意识与批评 一《诗》的作用与文人创作的动机 二 美刺与诗教的双向界定 三 文学价值的游移 四 教化情结 第二章 人物品鉴意识 第一节 人物品鉴与批评视界的转移 一 才性论渊源 二 人物品藻的影响 三 文气说的意义 四 才性论批评的发展 第二节 才性论批评在方法论上的意义 一 文学的定位 二 创作心理的关注 三 从教化之情到个性之情 四 风格论的展开 第三章 审美超越意识 第一节 形而上的追求 一 思想渊源 二 重旨与余意 三 诗境与诗道 第二节 诸种超越 一 教化美刺的超越 二 情感的超越 三 文词藻饰的超越 第三节 审美超越的方法论意义 一 从才性之品到人格精神之品 二 范畴内涵的抽象化 第四章 批评的自觉、自主意识 第一节 批评的自觉意识 一“知音”的呼吁 二 批评家的自觉 三 批评方法的自觉 第二节 批评的自主意识 一 鉴无定识 二 论必有识 三 善读的提倡 第二编 批评思维与方法 第一章 体用不二 第一节 即体即用 一 文之为文的三相界定 二 情、志、性灵异同辨 第二节 因用致体 一 文体论渊源 二 刘勰的文体论 三 词体的界定 四 小说的界定 五 戏剧的界定 第二章 整体直觉 第一节 类推与体悟 一 类比外推 二 体味批评 三 启悟于无方 第二节 批评的表述 一 印象传达 二 经验描述 三 摘句褒贬 第三章 通观整合 第一节 集大成批评 一 集大成思想 二 弥纶群言 第二节 批评范式的统合 一 从挚虞到刘勰 二 选家的统合 三 诗话的统合 第四章 圆融不执 第一节 对待致中 一 对待立义 二 中和之思 三 剥复之道 第二节 消解破执 一 消解性思维 二 东坡文论的启示 三 以禅说诗 四 无迹而神 第三编 批评的具体方法 第一章 知人论世 第一节 知人论世方法界说 一 知人论世的提出 二 知人论世说的理论特征 第二节 汉魏六朝知人论世方法的展开 一 经学家的实践 二 史学家的实践 三 才性论与知人论世 第三节 唐宋时期知人论世方法的深化 一 齐梁文风批判中方法的更新 二 唐人文序的两种类型 三 宋代作家论的新貌 四 诗史说与杜诗编年 五 本事的记载与论评 第四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一 性灵派对知人论世说的开拓 二 经世派对知人论世说的反拨 三 史家之运用 第二章 附辞会义 第一节 早期的经典阐释 一 断章取义 二 诗可以兴 三 以意逆志 四 通其精微 五 诗无达诂 第二节 词意辨析 一 比德说 二 隐义的提出 三 物象比附 四 内外意推求 五 意蕴赏析 第三节 题旨发明 一 诗歌题旨的综合探求 二 戏曲小说的寓言探索 三 戏曲小说的索隐批评 第三章 品藻流别 第一节 文情辞采的品藻流别 一 品藻的溯源 二 风气的形成 三 品藻流别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品藻流别的深化 一 辨味之品 二 意新语工之品 三 格调家数之品 第四章 明体辨法 第一节 义法批评 一 义法的提出 二 丽以则 三 圆鉴区域,大判条例 四 文章义法 五 情事理之法 第二节 格法批评 一 界义与渊源 二 唐代格式之学 三 破格为法 四 辨体求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4 01:36:18
书卷客发表
《方法论》一书以其全面、系统的阐述,荣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第三种的美誉。这本著作不仅详细阐释了古代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更以多点切入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各种批评方法的形成契机及在批评中的作用。
2024-05-24 01:36:18
litLover发表
《方法论》是一部深入剖析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力作。作者刘明今教授以发生学原理为指导,从多角度探究了批评意图、关注点、思维、体式等因素对批评方法形成的影响,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动态流变的古代理论批评方法图景。这本著作的开创性与严谨性,使其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2024-05-24 01:36:18
深思者发表
《方法论》一书立足于广阔的学术视野,对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探讨。作者旁征博引,层层剖析,将批评方法与批评意图、关注点融会贯通,共同勾勒出古代文学批评的丰厚底蕴。书中对批评思维和批评体式的论述更是独到精辟,为理解古代文学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4-05-24 01:36:18
求真发表
《方法论》是一本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经典著作。作者以多点切入的方式,从不同维度对批评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全面呈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书中对批评意图、思维、关注点、体式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既阐明了批评方法的形成过程,也为理解批评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05-24 01:36:18
文心雕龙发表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的一部分,《方法论》在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刘明今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对批评方法的形成、发展、作用进行了精辟阐述。这本著作既具有理论高度,又与批评史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