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高阳说诗

高阳说诗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3

价格: 9.30元

ISBN: 978753825061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高阳 (1926~1992),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他的创作始于1951年,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霏罪》、《猛虎与蔷薇》、《凌霄曲》、《花落花开》、《避情港》、《桐花凤》、《李娃》、《风尘三侠》、《荆轲》、《少年游》、《缇萦》、《百花洲》、《大将曹彬》、《慈禧全传》(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清宫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状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记》、《清宫册》、《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金色昙花》、《乾隆韵事》、《曹雪芹别传》、《汉宫春晓》、《小凤仙》、《小白菜》、《徐老虎与白寡妇》、《红楼梦断》、《大野龙蛇》等。另有学术著作《高阳说曹雪芹》、《高阳说红楼梦》、《高阳说诗》(获1984年台湾中山文艺奖的文艺论著奖)等。

内容简介:

高阳的诗学造诣,由本书可以体现。他的说诗,紧扣本文字句,博引书证,以贯通全诗脉络,抉发作者隐曲为用力所在。《“诗史”的明暗两面》言及除杜甫直笔写诗史“明”的一面外,还有如吴梅村以隐笔写史和李商隐以隐笔与个人情感秘密那样的“暗”的一面。前者固有待诗与史的互相诠证,而后者更须细心勘探,高阳说诗的兴趣自然在此,他的创获也正在此。书中分析义山诗所隐情事,和诗史互证明清之际时事的诸篇,堪称他这一观念的的实践成果的代表。

目录:

本书说明 增订本序 说杜甫诗一首——生长明妃尚有村 白日当天三月半 释《药转》 《锦瑟》详解 清初诗坛“祭酒”吴梅村 “江上之役”诗纪 笺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 “双山”一手陈寅恪 《金缕曲》始末 纳兰成德的词及论词 莫“碎”了“七宝楼台”!——为梦窗词敬质在美国的叶嘉莹女士 《无题》诗案 董小宛入清宫始末诗证<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3 23:34:33
书海漫游者发表
高阳先生的《高阳说诗》一书,以其精湛的诗学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打开了诗歌赏析的全新视角。高阳先生紧紧围绕诗文本身,博采群书,融会贯通,深入挖掘诗歌的脉络和作者的隐曲,为我们呈现了诗歌创作背后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
2024-05-23 23:34:33
诗词爱好者发表
读《高阳说诗》,让我对诗歌的认识更加透彻。高阳先生从“诗史”的明暗两面入手,揭示了诗歌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和隐晦的情感表达。他对义山诗的勘探,更是令人叹服,以生动的语言和精辟的分析,将诗歌中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娓娓道来。
2024-05-23 23:34:33
文学青年发表
《高阳说诗》是一本集诗学理论、赏析方法和史学研究于一体的佳作。高阳先生通过对具体诗作的精细解读,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诗歌的有效途径。他认为诗史并非一味地记录历史,而是包含着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体验,这激励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解读诗歌。
2024-05-23 23:34:33
老书虫发表
《高阳说诗》是高阳先生晚年心血之作,弥足珍贵。书中凝聚了他毕生的诗学成果,以明晰的思路和严谨的论证,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诗歌史的脉络。高阳先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提升诗歌鉴赏水平,更能引领我们领略诗歌之美。
2024-05-23 23:34:33
求知若渴发表
读《高阳说诗》,犹如聆听一位博学睿智的诗坛智者娓娓道来。高阳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带领我们探寻诗歌创作的奥秘。他从历史的角度剖析诗文,为我们揭开了诗史背后的幽微之处,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