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作者: 张中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5

价格: 32.00

ISBN: 978750042046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晚年时期的回忆录,讲述了作者一身所经历的生活往事。自然。人有大小,我的人和事,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经少一些好吧!

目录:

一、 弁言 二、 乡里 三、 族属 四、 生计 五、 灾祸 六、 节令 七、 蒙学内外 八、 乡里旧人 九、 童心 十、 岐路 十一、 通县 十二、 师范学校的朝朝夕夕 十三、 课内课外 十四、 馀兴 十五、 前辈留影 十六、 同窗忆旧 十七、 常态之外 十八、 进京 十九、 北大释地 二十、 课程 二十一、 学术空气 二十二、 自由与容忍 二十三、 讲理 二十四、 图书馆 二十五、 前辈掠影 二十六、 同学点滴 二十七、 日常生活 二十八、 小见闻和大见闻 二十九、 天津一年 三十、 保定一年 三十一、 婚事 三十二、 伤哉贫也(一) 三十三、 又一红楼 三十四、 知的探险 三十五、 尊师重道 三十六、 生计 三十七、 上海之行 三十八、 覆鹿亡羊 三十九、 旧业 四十、 《世间解》 四十一、 伤哉贫也(二) 四十二、 病痛留痕 四十三、 中年 四十四、 佟府旧迹 四十五、 迎新 四十六、 望尘莫及 四十七、 花事 四十八、 玩赏之癖 四十九、 开明旧人 五十、 语文教育 五十一、 劳我以生 五十二、 既往咎之 五十三、 三五之厄 五十四、 伤哉贫也(三) 五十五、 辛安学 五十六、 汉语课本 五十七、 小红楼 五十八、 旧二院 五十九、 稻梁谋 六十、 整风之风 六十一、 末次省亲 六十二、 跃进的动荡 六十三、 饥饿 六十四、 迎母送母 六十五、 明日难明 六十六、 天降下民 六十七、 拮据之苦 六十八、 山雨欲来 六十九、 倒地声声 七十、 龙套生涯 七十一、 红卫风起 七十二、 使民战栗 七十三、 抄风西来 七十四、 割爱种种 七十五、 李也鲁 七十六、 斯文扫地及其他 七十七、 且说有罪 七十八、 刘佛谛 七十九、 准备离家 八十、 南徙从戎 八十一、 地理志 八十二、 劳动种种 八十三、 大搬家小搬家 八十四、 改造课程 八十五、 批斗再而三 八十六、 探亲 八十七、 校友忆存 八十八、 识小录 八十九、 解职还乡 九十、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九十一、 困难重重 九十二、 劳而食 九十三、 消长日短日 九十四、 叙旧 九十五、 乡党 九十六、 口腹之享 九十七、 天祜下民 九十八、 终日驰车走 九十九、 复其见天地之心 百、 十年而后返 百一、 两饭店 百二、 北行南行 百三、 有关文言的工作 百四、 负暄三种 百五、 写作点滴 百六、 杂学杂家 百七、 试论人生 百八、 予岂好辩哉 百九、 自知乎?自信乎? 百十、 选来选去 百十一、 旧地新情 百十二、 又一家乡 百十三、 游踪记略 百十四、 滥竽上座 百十五、 又迁 百十六、 心坏了 百十七、 先我而去 百十八、 情网 百十九、 自我提前论定 百二十、 住笔小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3 23:49:14
书虫小李发表
《流年碎影》是张中行先生的回忆录,以平实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只是琐碎的日常和细腻的情感。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片段,勾勒出一位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3 23:49:14
清风明月发表
《流年碎影》是一本充满生命况味的书。张中行先生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个人的坎坷经历。他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性的闪光。这本回忆录,不仅是个人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时代画卷。
2024-05-23 23:49:14
爱读书的喵发表
读《流年碎影》,就好像与一位慈祥睿智的老人促膝长谈。张中行先生的文笔温润如玉,娓娓道来,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的迷茫。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本心灵的指南,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4-05-23 23:49:14
书香满屋发表
《流年碎影》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的淡然与豁达。张中行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宁静的心态,泰然处之。他的文章,就像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的浮躁和不安,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宿。
2024-05-23 23:49:14
文字控发表
我喜欢《流年碎影》中简洁朴实的语言。张中行先生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笔下的那些生活细节,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蕴藏其中的深刻哲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