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 王晓明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1998-07

价格: 20.00

ISBN: 978780627290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为编选本文学史论著作,全书分三辑收录了11位学者的15 篇论文,以其较强的思想性和探索性展示了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 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最新和最为前卫的主要成果。 “韦伯与中国现代性”、“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商务印书馆、《申 报》“自由谈”等论题的提出在显示着作者对原有文学史观念的突破与 努力的同时,也构成了编选者所以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 的渊源与动力。因而,对晚清小说、五四文学传统的重新评价、关于鲁 迅、沈从文、萧红、丁玲、张爱玲、《刘三姐》等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重新 研究对于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便具有了不同凡响的 意义。 全书各论文立论严谨、新颖,极具思想性和冲击力。

目录:

目录 序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 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 “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 评价 国民性理论质疑 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抗战时期知识分子 精神史的一个侧面 论中国当代批评话语的主题内容与真理内容――从“朦 胧诗”到“新小说”:代的精神史叙述 从头谈起――鲁迅、沈从文与砍头 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一场难断的“山歌”案:民俗学与现代通俗文艺 附录 本书作者简介 编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3 17:21:35
读书狂魔发表
王晓明的这部著作让我大开眼界,他将韦伯的社会学理论融入到中国文学研究中,开创了批评空间。通过对晚清小说、五四文学等的研究,他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性的根源,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2024-05-23 17:21:35
文学爱好者发表
这本书集结了11位学者的15篇论文,涵盖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鲁迅到张爱玲,从晚清小说到新时期文学,作者们以独到的眼光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文学发展的全景图。
2024-05-23 17:21:35
资深书虫发表
《批评空间的开创》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著作,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史观念的束缚,将文学研究拓展到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作者对章太炎、商务印书馆等重要人物和机构的论述尤为精彩,为我们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23 17:21:35
文学研究员发表
这本书是王晓明教授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充分展示了他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他提出的“批评空间”的概念,为文学批评开辟了新的天地,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5-23 17:21:35
文化学者发表
《批评空间的开创》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著作。作者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史的宝贵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