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素书全鉴(第2版)

素书全鉴(第2版)

作者: 黄石公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价格: 38.00

ISBN: 978751800158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秦汉时人,后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 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内容简介: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目录:

原始章第一:关于立身成名的根本问题 一个人立身存命的根本是什么?黄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爱、正义和礼制。这五个方面既是为人处世的落脚点,更包含着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五种思想构建人生格局 2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3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5以道义为准绳方可立功立世 6时刻践行礼的规范 7要想建功立业就不能五缺其一 8要通晓盛衰与成败的道理 9不得意时就守志待时 10乘势而上就能一飞冲天 11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一提到“韬略”,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出奇制胜”。是的,“出奇制胜”是兵家津津乐道的战场秘籍,可是战场上的制胜韬略并不一定适用于为人处世。为了把对方消灭而不择手段地运用“奇”招,有时可能会出现在战争中。但如果做人也如此,那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反观历史,这样的悲剧太多了。所以黄石公说“守正”才是做人的关键。 1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远方 2至诚守信能够统一不同人的认识 3要善于以古鉴今 4言行之中透出人的品性 5恪守本分聪明有度 6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让推脱 7不做见利忘义的小人 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确的人才能成大器 黑夜里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向和停靠的港湾,甚至一不小心触到礁石,还有灭顶的危险。人生一世就犹如夜里行船,而我们的志向和目标就是指引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灯塔。 1没有无边的欲望所以活着不累 2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3贪酒近色坏了好名声 4远离是非之地才能保身无误 5博学多问微言修身 6恭俭谦约才能守住幸福 7亲友正直自己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8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9打击恶人谗言才能防止混乱 10学习古人的经验才能不迷惑 11凡事三思而行 12懂得权变才能解开很多死结 13说话到位而无过可以避免灾祸 14坚守信念才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权变与操控的基本原则 世事如棋局般简单,又如棋局般复杂。所以无论做人还是成事,懂点权变和操控之术是不多余的,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灾祸缠身。诚如黄石公所言,在运用权变和操控之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则:本德宗道——以德为本,以道为宗。 1正确地运用智慧、谋略 2忍辱方能身安 3做事之前先修德 4心诚好善一生常乐 5看透事物的本质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做不到心平气和就会痛苦和悲伤 8切不可贪图不义之富贵 9傲慢自大者容易变成孤家寡人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自私自利招致败局 遵义章第五:用错方法会陷自己于被动境地 “义”不仅是一个人修养的内在体现,在黄石公看来,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准则。那么,怎样去做才算“义”呢?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在达到自己目的的同时,绝对不能给他人带来伤害,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如果用了错误的方式去做事,违背了“义”的准则,那么结果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1对下属也要留一手 2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3谨防祸从口出 4令出如山执法必严 5树立权威是一门大学问 6用人者不可当众辱人 7对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8明辨忠奸善恶 9贪恋女色使人昏庸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1名不副实、傲气冲天者必无善终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别因为一点过失就彻底否定人的才能 14别让问题出在内部 15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16轻诺寡信必招人怨恨 17诚心施舍不要期望报答 18富贵不可忘乎所以 19用人不可计较前嫌 20用人不当功败垂成 21为人做官要处理好自己的“强”和“弱” 22阴计外泄肯定会失败 23只顾敛财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24勿让奋勇杀敌的人贫穷 25腐败是千年不变的公害 26记过不记善就是暴君 27刑罚不可滥用 28有奖赏才可立大功 29奖惩一定要分明、公正 30喜欢谗言排斥忠谏者必亡 31贪人之有必招败亡之祸 安礼章第六: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黄石公在本章所言之“礼”,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礼数,其本质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所谓“理”,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成就伟业的做事手法,更是一个有纲领性质的指导方针。当你感觉世间艰难,处事不顺时,原因可能就在于你没有遵循这个“理”。 1不舍小过会让人怨恨 2未雨绸缪谋算者必胜 3积善者福积恶者祸 4鄙视劳动者忍饥懒于织造者受寒 5天下安定是因为得到了优秀的人才 6勤俭的人才会真正的富有 7为上者要避免下属多疑 8不轻慢上级不侮辱下级 9是“信”还是“疑” 10狂妄邪恶的人不会有正直的朋友 11有好领导才有好下属 12对于贤能之人要厚待而养之 13吸引人才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 14山高则崩河满则溢 15是玉还是石需要用心辨认 16衣领不正会毁掉整个形象 17走路不看道注定要跌倒 18柱子坏了屋子也就倒了 19脚受冻了心也就受伤了 20大山崩塌是基石出了问题 21不要与将要翻倒的车辆同行 22把悲剧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时时警策自己可保平安无事 24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同志同仁为得而忧 27心怀不轨的人会臭味相投 28美女在一起容易产生嫉妒 29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会相互谋算 30同官同利就会相互残害 3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2志同道合则大业可成 33同行是冤家 34放纵自己怎么能去教导别人 35顺“道”而行则万事不难 参考文献 附录一《素书》原典 附录二黄石公传 附录三张商英(宋)原序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