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

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

作者: 李云雷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1

价格: 36.00元

ISBN: 978730605073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云雷 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天下》特邀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底层文学”是新世纪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文艺思潮,2004年以来逐渐成为文艺界关注的中心,它与中国现实的变化,与思想界、文学界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中国文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是“人民文艺”或文艺的“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发展,是“中国故事”的重要或主体部分。“底层文学”思潮不仅产生了其代表性作家曹征路、陈应松、胡学文、王祥夫、刘继明、罗伟章等,而且对成名作家与青年作家都发生了重要影响。10年来,围绕“底层文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底层文学”也不断涌现优秀的作家作品,这一思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面貌,并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国故事”。 本书共分18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底层文学”兴起的社会、思想与文学内部的原因,并通过对曹征路、胡学文、陈应松、刘继明、王祥夫等重要作家的专题分析,对这一文艺思潮做了整体性的研究。

目录:

导论:新世纪“底层文学”论纲 一、 何谓“底层文学” 二、 批评“底层文学”的三个角度 三、 底层文学及相关理论问题 四、 “底层文学”的重要性及其前景 第一章:全球化视野中的底层文学 一、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 二、全球化中的价值观或认同问题 三、1980年代“文学理想”的破灭 四、“底层文学”的传统,或新的可能性 五、世界文学视野中的底层文学 第二章:底层文学、打工文学与“中国故事” 一、文学史脉络中的“底层文学” 二、底层文学与打工文学 三、“底层文学”的深化 四、打工文学:新的体验 五、中国经验与“文艺复兴” 第三章:2006:“底层叙事”的新拓展 一、思想层面的探索:曹征路与刘继明 二、艺术性的追求:李锐与胡学文 三、表现范围与方法的扩展:罗伟章与周昌义 第四章:200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民族形式”与左翼传统 三、底层文学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四、“现代主义”或创作方法的拓展 第五章:曹征路与“底层文学” 一、《那儿》:新“左翼文艺”的力量及其可能性 二、《霓虹》:无望中的挣扎与力量 三、《豆选事件》:艰难中的新生 四、《问苍茫》:“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 第六章:转变中的中国与中国知识界——《那儿》讨论评析 一、讨论的基本情况 二、“纯文学”反思与底层文学 三、“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论争的影响 四、新改革观与中国的前景 第七章:底层文学的误区与“新左翼文艺”的可能性 一、“底层文学”的两种倾向 二、底层文学、“纯文学”与现实主义 三、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的传统 四、“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 第八章:胡学文: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一、底层生活的发现者 二、执拗的主人公 三、叙述艺术的探索 第九章:王祥夫:底层生活与小说的艺术 一、中国故事、文学传统与底层生活 二、小说的艺术与人性美 三、道德的脆弱性与人性拷问 第十章:刘继明:从先锋文学到底层文学 一、 先锋的意味与“节奏” 二、现实:关注与反思 三、从“底层叙事”到“新左翼文学” 第十一章:陈应松:中国乡村的“新现实”及其艺术化 一、《野猫湖》:被逼而成的“同性恋” 二、《夜深沉》:故乡为何难以归去 三、《一个人的遭遇》:信任问题 四、新问题的发现及其“艺术化” 第十二章:贾平凹与新世纪文学的“底层”转向 一、现实关怀与“底层”转向 二、民族文化与“民族形式” 三、长篇、生活与整体性的态度 第十三章:近期“三农题材”小说述评 一、近期“三农题材”小说展现的现实场景 二、文化与历史层面的反思 三、“三农题材”小说的艺术成就及不足 第十四章:我们如何叙述农村 一、“故乡”的消失 二、土地:问题的核心 三、新的问题与新的经验 第十五章: 如何开拓乡村叙述的新空间 一、历史视野中的乡村“巨变” 二、世界文学中的“中国乡村”故事 三、“乡村巨变”与艺术的创造性 第十六章:“打工文学”的问题与前景 一、“打工文学”的兴起 二、深圳的新生代打工作家 三、周述恒和《中国式民工》 四、“新工人美学”的萌芽与可能性 第十七章“非虚构”文学中的底层叙事 一、“非虚构”:问题与方法 二、“非虚构”的界限与传统 三、理论问题与新的可能性 第十八章:底层文学与青年作家 一、从“先锋”到“底层” 二、不同风格的“底层文学” 三、“底层”与开阔的世界 余论:新小资的底层化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