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词与文类研究

词与文类研究

作者: (美国)孙康宜著、李奭学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价格: 18.00元

ISBN: 978730107634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的观念架构系以诗体的发展为主,所标举的文体研究系建立在两个基设之上:其一,诗体的演进乃时代新美学与文化观的反应;第二,诗体的根本意义植基于其恒动的演化史上。本书重点在处理词史早期大约二百五十年的时间范畴希望能借此彰显词独特的结构原则。本书的骨干围绕词的两个层面撑起。首先,就词的整体性而言,我们必须从其独特的形式(如平仄与分片的原则),从其结构(亦即构词方式),或从其功能(如主、客体的关系)来分析。其次,追踪分析文类发展的历时性面向,从“史”的观点追索历代大词家之间的联系。 “词”是通俗文学直接瀹启下的产物,在发展成“体”之前,乃为通俗曲词或娱众佳音。而词人不断把通俗曲词化为文人词的努力,在词体的发展史上亦辙迹分明。本书第一章主要论点在此。 接下来研究了五位大词家,都是词史早期的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与苏轼,从中窥见词的发展过程。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2 15:48:20
风语者发表
本书以词体的发展为主线,探讨文类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作者孙康宜提出,诗体的演进反映了时代的审美和文化观念,诗体的根本意义在于其恒动的演化史。本书重点分析了词史早期250年的发展,从词的整体性(形式、结构、功能)和历时性(历代大词家的联系)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对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苏轼等大词家的作品分析,为理解词体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见解。
2024-05-22 15:48:20
星河旅人发表
《词与文类研究》是一部极具学术價值的著作,对詞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作者孙康宜从文类发展的历史视角切入,以词体演变为主线,深入分析了词的结构、功能和各代大词家的创作特点。书中观点新颖,论证严密,为我们理解词的本质和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05-22 15:48:20
时光之笔发表
这本书对词体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作者孙康宜的文笔清晰流畅,论述严谨深入,让我对词的认识有了全新的理解。特别是在论述词的结构和功能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论证精辟透彻,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强烈推荐给喜欢词学研究的人。
2024-05-22 15:48:20
书虫漫步发表
《词与文类研究》在词学研究领域是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作者孙康宜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词的整体性、历时性等多个维度对词体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为我们理解词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22 15:48:20
墨语流韵发表
孙康宜的《词与文类研究》是一本视野开阔、论述精辟的学术著作。本书立足于词体发展的历时性,从词的结构、功能、美学特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词体演变的内在规律。作者语言简洁凝练,论证严谨有力,为词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