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作者: 李敬泽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2

价格: 40.00

ISBN: 978730018819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敬泽:原《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现为第八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6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西。少时随父母先后移居河北保定、石家庄,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后在《小说选刊》工作,任《小说选刊》杂志编辑,1990年调至《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第一编辑室副主任和主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 90年代中期开始批评写作,曾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200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河边的日子》、《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冰凉的享乐》、《读无尽岁月》、《见证一千零一夜》等多部文集。

内容简介:

著名文学评论家、青年作家“教父”李敬泽最新精选集 详解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各大评奖过程 为中国文学把脉,盘点当下写作现状 论说莫言、贾平凹等文坛大腕,点评数十位青年作者 本书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最新著作,精选了他近年来的重要批评文章和访谈,其中既有对新时期文学的总体性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细致剖析,几乎囊括了21世纪以来所有重要的文学论题,观点新颖独特,文字极具可读性,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 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目录:

序 ·脉络· 1976年后的短篇小说:脉络辨 文学十年之诸问题 2009: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学 我们太知道什么是“好小说”了 内在性的难局 2012,我的阅读笔记 ·视角· 思想性简论 文学向“西”谈 鲁迅文学奖答问 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文学期刊与青年作家 《人民文学》之路 论非虚构 短篇衰微之另一解 视角与花岗岩脑袋 诺贝尔奖与中国 “打工文学”与壁橱 ·勘探· 中国的奇迹、人的故事 庄之蝶论 关于缓慢、重复的事物 重新邓一光 声音、恐惧与历史 三段旁批:关于雷平阳 无托邦 那年易水河边人 摄影师、炼金术士及重建一个上海 世界之脚注 从“大神儿”说起 不服管理的舌头 独在此乡为异客 蚁们的爱 天堂在虎穴中 这里,望天边 ·影响· 人民大地的诗人 《红楼梦》:影响之有无 谁更像雷蒙德·卡佛? ·理想· 学会和天才们活在同一个时代 从语言民主到不折腰 答索马里 读出伟大作品 文学已死,然后写下去 耐心与平心 致理想读者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1 07:04:12
清风拂晓发表
李敬泽的《致理想读者》是一本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评论集。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当下文学发展现状,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各大奖项的评选过程、莫言、贾平凹等文坛名家的作品以及一大批青年作家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当代文学图景。
2024-05-21 07:04:12
笔墨丹心发表
读李敬泽的《致理想读者》,如同与一位博学多识、睿智幽默的文学友人促膝长谈。他笔下的文学世界既有宏观的纵览,又有微观的聚焦,从新时期的文学现象到新锐作家的创作个案,无不被他精准把握、深刻阐释。书中饱含了他对文学的真挚热爱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令人深受启发和鼓舞。
2024-05-21 07:04:12
书香墨韵发表
《致理想读者》是一本真正的文学指南针。李敬泽精辟独到的评论,为我们辨清了当代文学的迷雾,指明了文学前进的方向。他从宏观到微观,对文学潮流、创作趋势、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既有对经典名著的深入解剖,也有对青年作者的精准点评,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文学知识体系。
2024-05-21 07:04:12
翰墨飘香发表
李敬泽的《致理想读者》是一本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的文学评论集。他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出了当代文学的万千面貌。无论是对茅盾文学奖的内幕揭秘,还是对贾平凹作品的犀利批判,都体现了他对文学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读他的评论,犹如品味醇香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1 07:04:12
沉思录发表
《致理想读者》是一本开拓视野、引发思考的文学评论集。李敬泽以其丰厚的学养和对文学的深切理解,对当代文学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既肯定了文学的进步与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与隐忧。他的评论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既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