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价格: 32.80元

ISBN: 978780142967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我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我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我相信,我的镜子照出了20世纪长达90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依赖的。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应该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的,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竟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目录: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我写我 我的童年 我的小学和中学 报考大学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那提心吊胆的一年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师生之间 进入哥廷根大学 十年回顾 回到祖国 入党一年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我的家 二月兰 还乡记 临清县招待所 聊城师范学院 五样松抒情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自传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1 04:20:32
书海遨游者发表
季羡林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仿佛一本人生哲学的宝典,字里行间透着深邃的洞察与真挚的情感。作者以自我为镜,审视了20世纪的风云激荡,也照亮了人类存在的本质。这是一部发人深省之作,引领我们探寻自我,直面人生的意义。
2024-05-21 04:20:32
文字控发表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是一部语言大师的杰作。季羡林的文字如潺潺流水,娓娓道来,却又句句珠玑。他将人生的苦辣酸甜,时代的变迁起伏,刻画得入木三分。读罢此书,犹如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精神之旅,涤荡心灵,启迪智慧。
2024-05-21 04:20:32
思辨者发表
作者对自我的剖析与人类哲学大问题的探讨,令我印象深刻。季羡林以其一贯的谦逊与智慧,提出了对人性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大部分人不了解自己,自视过高,这恰恰是人类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阅读本书,我得以重新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受益匪浅。
2024-05-21 04:20:32
感性读者发表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触动了我内心的最柔软之处。季羡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让我感同身受。他的文字饱含着岁月沉淀的智慧,犹如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引领我重新审视过去,展望未来。这是一本值得珍藏一生的好书。
2024-05-21 04:20:32
理性评论家发表
季羡林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是一本史诗般的传世之作。他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的历史风云,呈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浮沉。作者的思想深刻,文笔优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