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作者: 童庆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30112953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2005年5月273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anon(Re)FormationintheContextofCulturalStudies),在北京金海湖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荷兰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不同民族的专家学者70多人,本着一种平等、真诚的学术对话精神,就共同关注的“文学经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他们的各种观点、思想在这里汇合、交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本论文集就是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

目录:

导言 一、什么是经典? 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 经典——彼时和此时 文学经典的存在和认定 当代经典问题与多元视角 试论文学经典的永恒性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 . 二、经典化、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经典在对话中生成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 经典的由来与命运 经典再生产与“本事迁移理论” 文化交流视野中的文学经典——关于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化问题 . 三、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 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 文学的全球化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文化阐释 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 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 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和文学教育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 当下文学经典研究的文化逻辑 “大话”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资本——对《大话西游》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 . 四、中国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长篇之圣”的经典化进程——《孔雀东南飞》1800年接受史考察 不变的主题:鲁迅经典价值的当代意义 我们从自己的经典中解读出了什么——以国内的金圣叹研究为例 “红色经典”定位:资源再开发和再解读的必要前提 解构红色经典:读张抗抗的《赤彤丹朱》 如何诠释俄苏“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 中国当代诗歌观念的转变与政治抒情诗的经典化 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意义——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中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诗》经的经典化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1 01:26:41
书香小筑发表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著作。书中汇集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论文,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问题,对于理解文学经典的本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024-05-21 01:26:41
文史爱好者发表
这本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对文学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反思。作者们提出的批判性观点和创见性思考,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文学经典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024-05-21 01:26:41
学海无涯发表
这本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案例分析。作者们深入挖掘了文学经典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语境,揭示了文学经典形成和流变的复杂过程。对于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人员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著作。
2024-05-21 01:26:41
文坛新星发表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佳作。作者们立足于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通过跨学科对话和碰撞,拓展了文学经典研究的视野,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05-21 01:26:41
书虫一号发表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体验。作者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将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过程剖析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思想盛宴,让我获益匪浅。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