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8

价格: 16.00

ISBN: 978756334513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文学家和哲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早年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在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终止了对学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边境自杀。他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为他赢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许绮玲,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学博士。著有《糖衣与木乃伊》。译有《明室:摄影札记》,《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林志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与艺术语言体系博士。译有《物体系》、《古典时代疯狂史》、《说故事的人》、《布尔迪厄论电视》。

内容简介:

此文是Benjamin, W.的作品Illuminations (1970)。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经由Benjamin, W.犀利思想的引介,吾人可一窥各类艺术在近代演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技结合后隐晦不显的一面。 本雅明的思想根植在犹太教卡巴拉神学传统中,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受超现实主义等思潮影响,形成独特的文风,行文凝练,意象交叠;称为“意象的辩证法”,既为时人称叹,又不为时人理解。今天,大多数激进思想家和文人的身价都在下降,本雅明却独享出人意料的运气与声望,此中奥妙;颇堪回味。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目录:

摄影小史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绘画与摄影――第二巴黎书简,1936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23:08:14
书虫发表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本雅明关于艺术与科技发展的经典之作。书中探讨了摄影和机械复制对艺术本质的深刻影响,揭示了灵光消逝时代艺术的独特特征。本雅明独特的文笔,交叠的意象,发人深省。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艺术哲学著作,强烈推荐给对艺术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2024-05-20 23:08:14
文艺青年发表
本雅明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一场思想盛宴。他犀利的洞见,将艺术与科技、文化与权力深刻地联系在一起。本雅明行云流水的文笔,仿佛穿梭于历史长河,带我们领略艺术的演变与变迁。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著作,更是一部深刻的文化批评,发人深思。
2024-05-20 23:08:14
老司机发表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本既晦涩又明晰的佳作。他独特的文风,交织着卡巴拉神学、马克思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书中关于摄影、复制和灵光消逝的论述,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让人重新思考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读完此书,你将对艺术和文化有全新的认识,它的余韵将在你心中久久徘徊。
2024-05-20 23:08:14
学术狗发表
作为一部重要的艺术理论著作,《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以其跨学科的视角和独特的文风引起了广泛关注。本雅明深入考察了摄影和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和接受的影响,提出了‘灵光消逝’的著名概念。该书不仅对艺术理论界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文化研究、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024-05-20 23:08:14
艺术爱好者发表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一本让人醍醐灌顶的著作。本雅明的思想深刻而富有洞见,他敏锐地把握住了艺术在机械复制时代所面临的变局。书中对摄影、电影等新兴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启发了我们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