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

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

作者: 杨光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1-1

ISBN: 978751616930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政治评论》创刊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若干大学兼职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让民主归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等11部著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内容简介:

流行的民主常识比如“选举式民主”(“党争民 主”)遭遇到世界性挫败,不但“无效民主”无处不 在,民主形式的变种还直接引发了世界政治冲突。我 们必须寻求民主的“新常识”,即发现那些固有的但 被忽视的“常在道理”。政体意义上的民主不但有赖 于社会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在场。公民社会 与民主治理的关系有好有坏,而国家建构意义上的民 主必须是讲究“时间性次序”的。民主说到底是为了 “好生活”,因此民主首先必须是可治理的,为此本 研究提出相对于“党争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 发展中大国的民主政体,基本上归为中国的民主集中 制和其他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它们其实是“可治理的 民主”与“无效的民主”之分。杨光斌编*的《观念 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比较历史视野下的民主与国家 治理)》把中国的民主理论研究推上一个新层次。

目录:

第一部分 超越自由民主 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维 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民主观:二元对立或近似值 民主与世界政治冲突 超越自由民主:“治理民主”通论 第二部分 民主与比较国家治理 早发达国家政治发展中的民主与次序 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 作为民主形式的分权——理论反思一历史启示一政策选择 公民社会的“民情”与民主政治的质量 一些国家推动民主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深层次原因、对我启示与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 民主与中国国家治理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中国当下法治体系的问题与出路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还是“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所在 民主重要,“致治”更重要——基于九个超大规模发展中国家的发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