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20世纪中国思想史

20世纪中国思想史

作者: 陈哲夫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8-01

价格: 96.0

ISBN: 978720903037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下)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下) 陈哲夫 江荣海 吴丕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年8月 摘要: (前言P.1) 这本书是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史,我们之所以以政治思想为主,是因为政治思想是影响中国20世纪重大事变的重要催化剂,研究20世纪的中国,就要首先了解20世纪的中国政治思想,另外,书的篇幅有限,我们不能不分主次地把各种思想面面俱到写出来,所以我们把政治思想作为我们书中的主要内容,但是,人是思想的载体,当我们研究重要人物的政治思想时,也会涉及他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等,所以我的书仍题名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启幕前後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潮 1 第一节 西学东渐概述 2 第二节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爱 国思潮 12 第三节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抑君权,伸民权 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维新思想 24 第四节 孙中山,章太炎,邹容反民族压迫,反君主专制 的革命思想 52 第五节 主张平等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张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73 第六节 以《翼教丛编》为代表的反动思想 83 第七节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 89 第二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中国新思潮 90 第一节 文学革命思想 105 第二节 反对专制主义的呼声 117 第三节 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 128 第四节 五四时期的反孔斗争 140 第五节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152 第六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 167 第七节 西方各种思潮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177 第三章 十月革命後的中国政治思想 195 第一节 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195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平民主义和毛泽东等人的民众大联合思想 2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26 第四节 关於主义与问题的争论 238 第五节 关於社会主义的争论 254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後中国出现的各种思想 27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272 第二节 废督裁兵与联省自治 285 第三节 胡适的国际形势论与好政府主义 297 第四节 科与玄学的论战 308 第五节 中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 319 第五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 331 第一节 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 332 第二节 戴季陶主义 356 第三节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375 第四节 西山会义派的政治主张 393 第六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 4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思想 412 第二节 中国托洛茨基派的思想 422 第三节 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434 第四节 国民党改组派的思想 444 第五节 第三党的政治思想 456 第六节 关於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466 第七节 新月派的思想 478 第八节 乡村建设派的理论与实战 490 第九节 全盘西化派的思想 503 第七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斗争 519 第一节 全国各种政治派别关於抗战的主张 520 第二节 在抗战策略上的分岐与斗争 540 第三节 汉奸的卖国思想 554 第四节 国共两党关於中国前途的理论设想 576 第五节 战国策派的思想 594 第八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斗争 60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从和平建国到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 609 第二节 中间路线者的思想理论 622 第三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几几个理论问题 634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理论 64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64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思想 670 第三节 1951~1956年的学术批判运动 67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斗争 73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右派的思想斗争与政治斗争 732 第二节 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思想分歧与斗争 781 第三节 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 816 第四节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学术争鸣与政治批判 844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 904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思想理论原因 918 第二节 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 945 第三节 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思想的极端发展 972 第四节 封建主义思想的大泛滥 986 第五节 愿准在文革期间的沉思 1006 第十二章 1977年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 1029 第一节 第一次思想解放—直理标准与两个凡是斗争 1030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63 第三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82 第四节 思想解放:从人道主义到自由主义 1108 第五节 思想解放:新权威主义与新保守主义 1147 第六节 第二次思想解放—关於姓社姓资的争论 1170 第七节 第三次思想解放—关於姓公姓私的争论 1190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