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寂寞者的观察

寂寞者的观察

作者: 凌越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15

价格: 36.00元

ISBN: 978753365740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凌越,1972年生,安徽铜陵人,1993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此后一直在广州生活和工作。在高校任教,同时兼职媒体工作,2001-2004年任《书城》杂志原创和访谈栏目编辑,2005-2008年任《南都生活周刊》书评编辑,2008年底至今任广州《时代周报》文化部主任。著有《隐逸之地》、《虚妄的传记》和《尘世之歌》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生代学者和专栏作家凌越先生近年评论文字的结集;为“独立阅读书系”之一。 本书分三辑。辑一“此地的观察”既有对当下的文学和诗歌问题做出的即时的批评,也有对日常生活个性化的细腻描述和感受。辑二“蝴蝶的艺术”是关于卡尔维诺、苏珊•桑塔格、杜拉斯、纳博科夫、菲茨杰拉德、萨义德等经典作家的文学随笔,着重于揭示他们的生活和创作之间的某种神秘关系。辑三“自我的迷宫”是关于惠特曼、雨果、波德莱尔、兰波、佩索阿、曼德尔斯塔姆、斯蒂文斯、布罗茨基等经典诗人的文学随笔,以文雅的笔触勾勒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个人生活,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诗人们的精彩诗篇。 所有的文字都完整映照着作者的内心,哪怕你所论述的是别人的作品。某种内在的逻辑链条决定着一篇文章的骨架,可是在这个逻辑链条的开端依然会是某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强化的逻辑之源,而这个源头则综合考验着作者的见识、道德和心灵。(凌越)

目录:

序 言 辑一 此地的观察 当代文学批评:狼群或羔羊 现实世界,诗人何为? 我珍视诗歌的非理性基础 我看九十年代诗歌 我的“诗歌教育” 要搞“纯文学”,别想得诺奖 诗人和妓女 作家的自恋 重读红皮书 诗人之爱 “天堂就是持续地阅读” 拿起电锯,让思想和形象在震颤中成形 艺术鞭策诗歌 辑二 蝴蝶的艺术 蝴蝶的艺术 那个叫做爱情的难题 爵士时代的幻梦 永恒的漫游者 爱的实质高于信仰的规条 在“真实”的细节中迷失 深沉的潜流 埃德蒙•威尔逊:美国文人 为经典辩护 最好的读者 为了优雅的告别 直言不讳——但还需要别的 布鲁姆的书单 叙述的沉默 向苏珊•桑塔格致敬 追溯六十年代神话的源头 偷窃历史还是拿来主义 “不纯粹”的经济学家 三种视角看印度 辑三 自我的迷宫 惠特曼:签下我的名字 雨果:世纪诗人 波德莱尔:我要做另外的事情 兰波:一艘漂浮在冥界的醉舟 寂寞者的观察 石头,一个诗人的隐喻 击碎现实,想象催生意象 内省的奇迹 巴列霍:我是最漆黑的顶峰 隐匿在自我的迷宫 逆自己的痛苦而行 诗意的大杂烩 轻与重:散文诗的两极 生活当然不朽 在散文中归来 变化:从观察开始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19:30:25
咖啡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本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包含了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多角度解读。凌越先生的文字犀利敏锐,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深意,带领读者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文笔优美而富含哲思,在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2024-05-20 19:30:25
书虫小白发表
《寂寞者的观察》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同于一般的评论集,而是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凌越先生以他对生活的洞察和对文字的掌控,将评论化作了一场精神的交流。他既是一位观察者,也是一位参与者,将个人体验与作品分析相结合,带给读者别样的阅读体验。
2024-05-20 19:30:25
文学少女发表
打开《寂寞者的观察》,仿佛踏入了一座文学的迷宫。凌越先生的文字像指引的线,引领我穿梭于各个作品之间。他的评论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灵性和诗意,让文学作品鲜活起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与那些经典作家有了一次更亲密的接触。
2024-05-20 19:30:25
思考者发表
《寂寞者的观察》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凌越先生的评论跳脱出作品本身,延伸到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思考。他的文字引发了我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重新审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咀嚼的书,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
2024-05-20 19:30:25
文化青年发表
《寂寞者的观察》是一本跨越时代的作品。凌越先生的评论不仅是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他用敏锐的笔触,探讨了孤独、艺术、自我等永恒的主题,让我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和感悟。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