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作者: [法]程抱一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价格: 30.00元

ISBN: 978721404378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程抱一先生的《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1991)两书的合集。《中国诗语言研究》,以唐诗为研究主体,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中的虚实、阴阳和人地天关系为依据,分别从词句、格律、意象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在词句层,着重探讨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揭示乎仄和对仗等所体现的阴阳辨证关系;在上述两层次所导向的更高和更深的象征层,则显示诗人们如何借助“比”、“兴”手法组织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并充分发掘人地天三元关系。其法译“唐诗选”部分,采用独创的字对字翻译和意译,为读者提供了多途的审美享受。 在《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中,作者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虚”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07:46:33
云山雾绕发表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一本关于中国诗画语言深入剖析的巨作。程教授从宇宙论、阴阳辨证等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诗画语言的符号性和象征性。通过对唐诗意象、格律和词句的精辟解读,揭示了诗歌语言中虚实交融、人地天相通的奥妙。书中所附的字对字法译唐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审美体验。
2024-05-20 07:46:33
月牙儿弯弯发表
程抱一先生的《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惊艳了我的认知。书中对诗画语言的解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证考据。从词句到格律,从意象到意境,作者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诗画语言的内在逻辑和审美规律。 particularly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书中将中国宇宙论思想与诗画语言的关联深入阐发,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20 07:46:33
自在飘然发表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一本令我沉醉其中的书。程抱一先生以其独到的眼光,将诗画语言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通过对唐诗和中国画的深入分析,作者揭示了二者之间相通的语言特征和美学规律。书中对虚实关系的探讨尤为精彩,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审美中的阴阳平衡、虚实相生提供了宝贵启示。
2024-05-20 07:46:33
落花有意发表
读罢《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我不禁感佩程抱一先生的大师风范。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对诗画语言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考察。书中对诗歌格律的分析深入浅出,既阐明了格律的规律,又揭示了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作用。对中国画中虚实关系的探讨,更是发人深思,为我们理解中国画的意境之美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20 07:46:33
书香墨海发表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程抱一先生从符号学、美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诗画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书中对唐诗意象的阐释尤为精彩,作者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剖析,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同时,书中对中国画中五维度虚的梳理,为我们理解中国画的创作技法和审美境界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