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心灵的探寻

心灵的探寻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1

价格: 18.00

ISBN: 978730104255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评价不管是在鲁迅生前生后,亦不管是在鲁迅受人批评或受人敬仰的时代,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鲁迅生前,到40,50,60年代,进而到80年代,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未停止过对鲁迅的研究。对此,钱理群教授在《心灵的探寻》中做出了解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经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也正是在各代人广泛参与的过程中,‘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钱理群的思考,正是从鲁迅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目录:

目录 写在前面 引言 思维篇 第一章“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第二章“于天上看见深渊” 第三章“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第四章“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 心境篇 第五章 先觉者与群众之间 第六章 改革者与对手之间 第七章 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 第八章 生与死之间 第九章 先驱者的寂寞感 情感篇 第十章 冷与热 第十一章 爱与憎 第十二章 沉默与开口 艺术篇 第十三章 人・神・鬼 第十四章 人与兽 第十五章 梦 第十六章 变革时代的悲剧意识与喜剧意识 后记 再版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17:07:21
枫林晚发表
《心灵的探寻》是一场思想的盛宴,钱理群教授以独到的视角,对鲁迅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鲁迅作品、思想和人生经历的解读,作者揭示了鲁迅身上深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展现了一位既充满时代使命感又饱含个人忧患意识的伟大作家。书中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理解鲁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2024-05-20 17:07:21
浮云发表
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的著作。作者从鲁迅的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了鲁迅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书中对鲁迅作品的细致解读和对鲁迅思想的深刻剖析,展现了钱理群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通过《心灵的探寻》,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鲁迅,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4-05-20 17:07:21
青衫客发表
《心灵的探寻》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思想之书。钱理群教授以鲁迅为切入点,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个体心灵,纵横捭阖,鞭辟入里地剖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民族精神的探寻。书中饱含深情和理性,既是对鲁迅的缅怀,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传承的呼唤,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0 17:07:21
归隐者发表
《心灵的探寻》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钱理群教授以鲁迅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了鲁迅思想中的人文关怀、民族意识和批判精神。作者认为,鲁迅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楷模。通过对鲁迅的理解,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缩影,更能从中汲取启示,为我们当下的人文精神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2024-05-20 17:07:21
问心无愧发表
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思想之作。作者以鲁迅为载体,剖析其精神世界和时代使命,折射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钱理群教授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鲁迅,理解中国现代思想史。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