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外国音乐在外国

外国音乐在外国

作者: 陈丹青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价格: 48.00元

ISBN: 978756339365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

内容简介:

《外国音乐在外国》是陈丹青之前文集《陈丹青音乐笔记》(2002)的增订版,除增加四篇长文记述欧游音乐观感、删去一篇《多余的素材》已经收录的《钢琴与阶级》之外,另配以精彩图片飨人眼目,全书彩色印刷,纸张柔软细腻,堪称他诸本文集中最为风雅的制作。 2002年,文集初出之际,陈丹青原拟采用内文篇名《外国音乐在外国》为书名,大意是说,人在纽约写给国内读者看,但为编辑改作《陈丹青音乐笔记》,此番再版,恢复原拟书名,不过此时陈丹青已在国内定居十年,谈及书名的变更,他说出另一层意思:“今岁尤其是少说为佳的一年……谈论艺术真是既风雅,又安全……连书名也规避了境内的话题与是非,单说外国音乐在外国。” 1992年,陈丹青受《音乐爱好者》杂志之邀,开始持续写作,遂“开了份宽窄莫辨的旁门左道”。从最初的《灵堂琴声》(1992)到刚刚写成的《在维也纳》诸篇(2009),此书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堪称陈丹青书写生涯之标本。 此书谈论音乐,以古典为主,兼及流行与民族。作为画家、作家而谈音乐,陈丹青说自己不过是假音乐之名义,而行趣味的批判。他之书写音乐,不单就音乐本身着墨,而是关注音乐所席卷的人生与性命,关注音乐背后的文脉与文化,由此而获致独特的境界与气韵。 此书封面亦由陈丹青亲手设计。原本选择四种颜色,打样以取其一;不过打样出来,颜色均称理想,最后决定,选择三种颜色,制作三种封面,任凭读者选择。此举或为国内首创,虽于发行上有些麻烦,但于读者,却是增加了选择的空间。陈丹青谈及这三种颜色,说是在欧洲建筑中均属常见,而国内却少有使用且用得好的。

目录:

序 题记 在维也纳(之一) 在萨尔茨堡 灵堂琴声 告别交响曲 外国音乐在外国(之一) 外国音乐在外国(之二) 外国音乐在外国(之三) 外国音乐在外国(之四) 外国音乐在外国(之五) 音响、唱碟、听音乐 再谈音响、唱碟、听音乐 三谈音响、唱碟、听音乐 浮光掠影百老汇 赴死的演奏 瓦格纳问题 贝多芬故居 石库门弄堂里的欧洲艺术 音乐的立场 在布拉格 在维也纳(之二)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03:57:11
书虫小亮发表
《外国音乐在外国》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轻松有趣,陈丹青用他独特的视角解读音乐,让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既有对古典音乐的深刻见解,也有对流行音乐的犀利评论,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20 03:57:11
音乐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非常欣赏陈丹青在这本书中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他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审视音乐,关注音乐背后的文脉与文化,将音乐与人生、性命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境界与气韵。
2024-05-20 03:57:11
文艺青年发表
读《外国音乐在外国》这本书,就像在聆听一场思想的盛宴。陈丹青妙语连珠,文笔优美,将音乐的魅力娓娓道来,让我沉醉其中。他的文字不仅是对音乐的解读,更是对艺术、人生的感悟,令人深思。
2024-05-20 03:57:11
艺术评论家发表
《外国音乐在外国》一书汇集了陈丹青二十年的音乐评论,展现了他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书中既有对音乐史的考究,也有对音乐现象的批判,每一篇都发人深省。
2024-05-20 03:57:11
文学爱好者发表
《外国音乐在外国》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音乐评论集,也是一本文学作品。陈丹青的文字灵动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