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作者: 张丽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价格: 36.00元

ISBN: 978730118706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张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2001)、硕士(2004)、博士(2009)。2005-2007年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访问研究。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周作人研究、文类研究、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等。曾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鉴了西方的文类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学者提出的“作为文学-社会制度的文类”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制度的解构与建构为基础的文类史研究的构想。作者张丽华分别从报刊、翻译、小说形式以及小说话语四个层面,来共时地考察清末至五四的“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构过程:通过对形构“短篇小说”这一具体文类的文学制度与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的考察,将这一文类兴起的过程充分历史化,从而有效地将“文学革命”的线性逻辑,转化成一种将晚清与五四纳入同一个文学时期的结构性的视野,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的更复杂的历史性语境,并对文学史上关于“文学革命”的普遍性论述有所质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文学革命与文类形构 第一节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第二节 以文类为视角 第三节 “短篇小说”作为文类:定义与研究策略 第二章 近代报刊与清末“新体”短篇小说 ——以《时报》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时报》之“新体短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新读者与新小说 第三节 媒体与文体 第四节 小说,还是时评? 第三章 文类如何翻译? ——晚清小说译介中的《域外小说集》 第一节 关于翻译体式——从吴汝纶、严复谈起 第二节 小说译介中的文类选择 第三节 《域外小说集》 第四节 文白与体类 第四章 形式的意味 ——鲁迅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确立 第一节 从“故事”到“小说”:作为文类寓言的《怀旧》 第二节 从安特来夫到“人的文学”:《狂人日记》的诞生 第三节 “反语”技巧及其他 第五章 从“说部”到“文章” ——新教育与“短篇小说”文类话语的建构 第一节 通俗教育视野中的“小说” 第二节 “小说”与“国文” 第三节 胡适《论短篇小说》的形成与传播 结语 附录一通向一种“参差对照”的史观 ——对钱锺书、周作人之争的再思考 附录二西方文类理论及文类研究书目选列 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04:42:25
书虫小张发表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这本书从文类形构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清末至五四时期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过程。作者张丽华通过报刊、翻译、小说形式以及小说话语四个方面的考察,详细阐述了这一文类的文类形构过程,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20 04:42:25
爱读书的喵发表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是一本颇具学术价值的著作。作者张丽华运用西方的文类学理论,从制度的解构与建构入手,对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书中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令人信服,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024-05-20 04:42:25
老王读书发表
张丽华的《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是一本视角独特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文类形构的角度切入,结合报刊、翻译、小说形式等多维度的考察,勾勒出清末至五四期间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书中对“文学革命”的质询和对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的再思考,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2024-05-20 04:42:25
小李爱看书发表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语言流畅,论述清晰,是一本讲故事的学术著作。作者张丽华用生动的笔触,将清末至五四时期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丰富的史料和翔实的分析,让我们仿佛亲历了这段文学史上的重大变革。
2024-05-20 04:42:25
读书的乐趣发表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是一本颇具启发性的学术著作。作者张丽华从宏观的文类学视角出发,对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书中对文学制度和社会制度交互作用的探讨,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学界和广大读者认真研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