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评歌德的<亲合力>》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名著,尚留下大量书信。作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 王炳钧,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90年获汉堡大学博士学位。著有《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54年以来在德国的接受史》(法兰克福,1991年); 《弗兰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的权力结构问题》。 杨劲,德国洪堡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本雅明的博士论文,针对当时流行的对于浪漫派理论的误读,本雅明以问题史的思路,试图追踪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的变迁,意在揭示其艺术批评的哲学根基,以准确界定德国浪漫派青年运动的积极成就。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批评史研究,作者更愿意将其纳入更为广泛的视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认识论、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做了深入清理,其中对内在批判与救世主义的阐发,极具洞察力。
目录:
目 录 绪 论/1 一、课题的限定1 二、材料来源7 第一部分 反 思/13 一、费希特的“反思”和“假定”概念13 直接认识——假定的限定——反思的限定 二、早期浪漫主义者对反思的理解23 反思的三个阶段——智力直观——反思的媒介——艺术 三、系统与概念43 绝对系统——神秘术语——玩笑——艺术之术语 四、早期浪漫派的自然认识理论61 自我认识——客体认识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艺术批评/73 一、早期浪漫派的艺术认识理论73 作为反思媒介的艺术——批评——作品的独立性 二、艺术作品89 形式——内在批评——素材及形式的反讽 三、艺术理念109 形式和作品的整体性——渐进的总汇诗——超验文学——小说——散文——冷静——批评 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理论与歌德/139 理念与理想——缪斯式的——无条件的作品——古希腊罗马——风格——批评 附 录/153 评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两首诗153 引文目录187 参考文献191 译后记/19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