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学罪言

作者简介:
潘光旦(1899年8月13日—1967年6月10日),字仲昂,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1899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
内容简介:
收录潘光旦于1934年至1947年间在《观察》《华年》《独立评论》《民主周刊》《大公报》《人文》等报刊杂志发表过的评论文章22篇,涉及思想、文化、青年、教育、政治等主题。本书初版于1948年4月。《政学罪言》是潘光旦先生代表性作品《自由之路》的姊妹篇,涉及思想、文化、青年、教育、政治等方面,所述观点也具有共通性。用他的话说,“它是《自由之路》的一个前驱,同时也是一个后殿”
目录:
辑印弁言 上篇 一 说童子操刀 ──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一九四六 二 文明往那里走? ── 一个讨论会的述评(一九四七) 三 欧洲局势与思想背景(一九三六) 四 《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一九四七) 五 荀子与斯宾塞尔论解蔽(一九四六) 六 人文学科必须东山再起 ──再论解蔽(一九四七) 七 派与汇 ──作为费孝通《生育制度》一书的序(一九四六) 八 中国人文思想的骨干(一九三四) 中篇 九 国难与教育的忏悔(一九三六) 一○ 再论教育的忏悔(一九三六) 一一 说乡土教育(一九四六) 一二 生计、事业、兴趣(一九四七) 一三 一封给大学生的公开信(一九三四) 一四 欢送游美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一九三四) 一五 省察第一 ──为清华大学三十六周年纪念作(一九四七) 下篇 一六 学与政与党 ──政学关系三论之一(一九四六) 一七 政治信仰与教学自由 ──政学关系三论之二(一九四六) 一八 政治必须主义么? ──政学关系三论之三(一九四六) 一九 说军与民(一九四六) 二○ 未经“国定”的一种公民读本 ──费著《作之民》序(一九四六) 二一 所望于协商会议者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一九四六) 二二 毋我斯和平统一(一九四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