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

作者: 汪亭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价格: 10.00元

ISBN: 978750973577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汪亭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苏联剧变问题的研究。 出版专著《克里姆林宫的红旗因何坠地——苏联演变的根源探究》,参与李慎明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以及六集电视专题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解说词的撰写。

内容简介:

针对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普世价值”思潮之争,《“普世价值”评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内涵、与“普世价值”相关的理论问题、“普世价值”思潮中的重要观点,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指出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和谐、宪政等价值观不具有“普世性”;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孕育不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所有阶级都有能认同的“普世价值”。

目录:

前言/1 一 “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其内涵/3 1 “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泛起/3 2 关于“普世价值”/9 二 与“普世价值”论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12 1 价值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12 2 “普世价值”论的理论基础/27 3 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32 三 对“普世价值”思潮中几个主要观点的评析/39 1 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谐不是“普世价值”/39 2 在阶级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会孕育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49 3 西方宪政是“普世价值”吗?/59 四 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论的政治意图/76 主要参考文献/84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