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鲁迅·革命·历史

鲁迅·革命·历史

作者: 【日】丸山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价格: 30.00元

ISBN: 978730109853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丸山升,1931年生于东京。1953年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本科),之后进入本校研究生院继续深造。自1965年开始在国学院大学(到1967年)、和光大学(至1972年)、东京大学(至1992年)、樱美林大学(至2002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东京大学、樱美林大学名誉教授。 著作:《鲁迅》(1965年)、《鲁迅与革命文学》(1972年)、《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论与思想》(1975年)、《一位中国特派员》(1976年)、《“文革”的轨迹与中国研究》(1982年)、《上海物语》(1987年)、《检证中国社会主义》(1991年)、《至文化大革命的道路》(2001年)、《鲁迅·文学·历史》(2004年)等。 合编·合著:《鲁迅全集(10卷本)注释索引》(合编,1971年)、《现代文学中的中国与日本》(1986年)、《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1999年)等。 翻译:《郭沫若自传》(合译,1967-1973年)、溥仪《我的前半生》(1965年)、《鲁迅全集》(合译,1984-1986年)、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合译,1992-1993年)、乐黛云To the Storm(合译,1955年)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日本汉学界著名学者丸山升的16篇论文,围绕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关注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论争和论战,呈现了现代中国史的若干侧面,并对日本的鲁迅研究及现代文学研究状况作了介绍。此书是左翼学者丸山升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之作,体现了其坚持立场,迎接挑战的学术精神和深邃的学术思想,是日本中国学研究的一本经典著作。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鲁迅和《宣言一篇》 ——与《壁下译丛》中的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 辛亥革命与其挫折 “革命文学论战”中的鲁迅 中国的文学评论与文学政策 ——围绕何其芳的一篇论文 围绕1935、1936年的“王明路线” ——“国防文学论战”与“文化大革命”Ⅰ 关于“国防文学论战” ——“国防文学论战”与“文化大革命” Ⅱ 关于周扬等人的“颠倒历史” ——“国防文学论战”与“文化大革命”Ⅲ 作为问题的1930年代 ——从“左联”研究、鲁迅研究的角度谈起 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 建国前夕文化界的一个断面 ——《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补遗 由《答徐懋庸并并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引发的思考 ——谈晚年鲁迅与冯雪峰 鲁迅的“第三种人”观 ——围绕“第三种人”论争的再评价 围绕施蛰存与鲁迅的论争 ——关于晚年鲁迅的笔记之·一 日本的鲁迅研究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已之见 战后五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回顾 后记 译后记 附录 丸山升主要著译书目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0 03:40:40
清风明月发表
《鲁迅·革命·历史》是一本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著作,作者丸山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入分析了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密切联系,揭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论争和论战的深刻内涵。本书不仅为我们了解鲁迅和现代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启示我们如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研究文学和历史。
2024-05-20 03:40:40
采菊东篱下发表
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是一部难得的学术精品,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叹服。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将鲁迅的文学创作与中国革命的宏大背景相结合,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文学图像。本书不仅是一部鲁迅研究的必读之作,也是了解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024-05-20 03:40:40
云淡风轻发表
《鲁迅·革命·历史》是一本视野开阔、论述精辟的学术著作。作者丸山升敏锐地捕捉到鲁迅研究中鲜为人关注的问题,通过翔实的史料考证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鲁迅与革命文学新的大门。本书必将对鲁迅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05-20 03:40:40
沧海一粟发表
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不愧为日本中国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新颖独特。作者通过对鲁迅作品和相关文献的深入解读,揭示了鲁迅与革命文学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启示。
2024-05-20 03:40:40
风过无痕发表
《鲁迅·革命·历史》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作者丸山升站在左翼学者的立场上,以宏大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探讨了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纠正了以往鲁迅研究中的偏颇之见。本书为鲁迅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