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

作者: 资中筠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2

价格: 21.00

ISBN: 978750043299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资中筠 1930年出生,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从50年代起从事国际活动,广泛接触各国人士,到过亚、非、拉、欧几十个国家。改革开放后专事学术研究,与美国学术界交流较多,除短期讲学、会议等来往外,曾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及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任研究员各一年。著有《追根溯源:美国对华政策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等,以及多篇学术论文。其研究和著述领域较宽,兼及中西历史文化、此外,常发表随笔散文。成集的有《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著)、《锦瑟无端》等。翻译出版英、法文学作品有《公务员》、《农民》(巴尔扎克)、《啊,拓荒者!》(薇拉・凯瑟)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中筠先生的一部随笔作品集,其内容包括有感于中国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对大学生辩论竞赛质疑、一定要“团圆”到皇帝身边吗、人格与国格孰先、诺贝尔文学奖有世界意义吗等等。 本书所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文笔犀利,见解独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可读性,颇值得一读。

目录:

自序 “平戎策’与“种树书” ――中国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 对大学生辩论竞赛质疑 ――有感于宋朝汪藻的文才 想起了“咏絮才” 与师友同游水木清华 ――《世纪清华》序二 有感于冯友兰先生的“反刍” 三联书店与当代学术文化 人格与国格孰先? 袁同礼 ――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先驱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重读《顾维钧回忆录》有感 黄遵宪的《新别离》诗 信、望、美的追求 ――《啊,拓荒者!》再版序 热潮退后话《廊桥》 五四运动与《列女传》的联想 男子中心社会的“语境” 食洋而化,惠及学子 ――评《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 雪泥鸿爪化作碑林 ――《世纪肖像》影集 一定要“团圆”到皇帝身边吗? 怎么就没有“正好”过? 诺贝尔文学奖有世界意义吗?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美国独立 忆海伦・斯诺 与保尔・罗伯逊同台演出 信誉能否靠良心来保证? ――美国大学中的“信誉规则”制 漫谈美国人的行为文明 东西方国家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鲍大可 ――中美之间一座特殊的桥梁 本杰明・斯波克医生访华逸事 “成功为失败之母” “台后流泪,台前显贵” 对呼唤蓝天的共鸣 煞风景谈 图书馆礼赞 何谓素质教育 ――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 对好编辑的体验 闲话电话 弹不好有感 ――不算乐评 讲和也需要英雄 ――由拉宾之死想起的 外国问题与国际问题研究的困惑 爱国的坐标 关键在于立宪 ――洋顾问古德诺与袁世凯称帝的再思考 老问题,新视角 ――美国学者写义和团 跨世纪的中国人将何以自处? 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 从方孝孺与布鲁诺之死看中西历史轨迹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19:13:27
书海漫游者发表
资中筠先生的《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是一部睿智且发人深省的作品。作者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探讨了知识分子的使命、社会的责任和国家的命运。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2024-05-19 19:13:27
文史爱好者发表
资中筠先生的《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是一部具有历史纵深和现实意义的佳作。作者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手,深入剖析了其出世、入世思想的演变和影响,展示了读书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观点鲜明,论证严谨,为我们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 valuable 的视角。
2024-05-19 19:13:27
学海无涯发表
读资中筠先生的《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犹如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作者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代社会的 keen 观察,将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思想置于 broader 的歷史背景下进行解读。书中既有对历史的洞察,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是一部引发人深思的优秀作品。
2024-05-19 19:13:27
知性青年发表
资中筠先生的《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盛宴。作者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到的见解,对知识分子的出世与入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深度,引人深思,读后让人受益良多。
2024-05-19 19:13:27
文艺青年发表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作品。作者资中筠先生以其 elegant 的文笔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探讨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书中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