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作者: 刘小枫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1

价格: 58.00元

ISBN: 978756178616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内容简介:

拯救与逍遥》系刘小枫的代表作,曾引起中国学界很大的震动。本书讨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并以比较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的双方是东西方的文化形态,其实质在于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际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 本书的比较并非坊间流行的泛泛之论,言约指博,而文辞犀利,在特定方面充分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争论。作者以其激情洋溢但不乏客观的态度对东方文明中诸因素作了深入探讨,并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特出人物与思想进行了详尽分析,彰显既往文化比较之误区乃至荒谬,以突显在本书中,作者所涉猎的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承担之际可能的希望与真理之路。 本书开篇分析了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绪论研究了诗人自杀的意义,以下五章系统诠释了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全书结构清晰、理论深刻、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

目录:

目录 引言 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 绪论 诗人自杀的意义 一 “天问”与超验之问 二 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 三 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恶的深渊 四 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 五 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编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20:19:33
思如泉涌发表
《拯救与逍遥》深入探讨了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东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异跃然纸上。作者刘小枫以犀利的文笔和博观的知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世间人生的动人画卷。通过中西方思想的对比,作者揭示了东方文化的内省与诗意,以及西方文化的理性与实干。全书结构严谨,理论阐述深刻,发人深省,值得细细品味和思考。
2024-05-19 20:19:33
书香满室发表
《拯救与逍遥》仿佛一个哲思的万花筒,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交织碰撞的光影。刘小枫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维度,探寻人类精神的终极归宿。本书将价值现象学、诗人自杀的意义等概念娓娓道来,层层递进,激荡着我们内心的思考。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语境、文学内涵和思想形式上的对比,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所憧憬。
2024-05-19 20:19:33
墨香盈心发表
《拯救与逍遥》一书如同一场思想盛宴,刘小枫的笔尖在东西方文化的画卷上挥洒自如,勾勒出人类精神追求的壮阔图景。作者立足于价值现象学,以诗人自杀的独特视角切入,深入剖析了中西方文明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蕴和思想形式上的差异。本书结构清晰,理论厚重,论证严密,层层递进的阐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2024-05-19 20:19:33
阅尽千帆发表
《拯救与逍遥》,一部思想的巨著。刘小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博学的知识,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窗户。本书以东西方文化比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从诗人自杀的意义中探寻人类存在的意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东西方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令人豁然开朗。
2024-05-19 20:19:33
文思如泉发表
《拯救与逍遥》是一部思想的盛宴,刘小枫以其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带我们踏上一场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探索之旅。作者从价值现象学出发,层层递进地剖析了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和思想形式上的差异。本书结构严谨,理论深刻,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