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史学与红学

史学与红学

作者: 唐德刚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价格: 27.00元

ISBN: 978756335894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毕业。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著有《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晚清七十年》等,另有包括历史、政论、小说、诗歌、杂文等多部作品。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了《李宗仁回忆录》的成书过程,《文学与口述历史》的文章和《小说和历史》的讲稿,16万字的《战争与爱情》的序言,《红楼梦》的避讳问题,还有论读《资治通鉴》,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桃园县的“下中农”的生活,等等,都是极可一读的文章。唐德刚文笔好,极枯燥的题目也写得十分动人,容易阅读,这种优点是难得的。而每篇每个问题都是为人所关心的,足以为读者解感,这又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目录:

序 自序 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在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会成立会上的讲辞原稿 中国前途在中国人 文学与口述历史 小说和历史——1988年6月7日在台北耕莘文教院讲稿 也是口述历史——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代序 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 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1987年在西安“周秦汉唐史学研讨会”宣读之论文 清季中美外交关系简史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代序 桃园县的“下中农” 《通鉴》与我——从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说起 从“人间”副刊谈到台湾文艺 杀一个文明容易建一个文明很难——对汉字拉丁化的意见 前人著史后人评——在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红楼梦》里的避讳问题——《胡适口述自传》译注后按 曹雪芹的“文化冲突”——“以经解经”读《红楼》之一 海外读红楼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15:55:03
清风发表
《史学与红学》一书集结了唐德刚先生对史学、文学、文化等领域的精彩论述,可谓是学海泛舟、思想盛宴。每一篇文章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令人在阅读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书中对于《红楼梦》避讳问题的探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揭秘了这部名著背后的深层隐喻,让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
2024-05-19 15:55:03
漫步者发表
唐德刚先生的《史学与红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让我领略到了一位史学大家的深厚功底与博大胸怀。书中他对《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描述,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让人身临其境。而对《战争与爱情》的序言,更是将历史与文学融会贯通,让我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2024-05-19 15:55:03
书虫发表
《史学与红学》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史学研究的专著,更是一部文笔优美、可读性极强的文学作品。唐德刚先生将枯燥的历史以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仿佛身处时代洪流中,感受历史的脉搏跳动。书中对于桃园县“下中农”生活的描写尤为精彩,让我对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24-05-19 15:55:03
历史爱好者发表
唐德刚先生的《史学与红学》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独特视角解读《资治通鉴》,引领我领略到了这部史学巨著的精髓。书中关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论述,更让我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引发了我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2024-05-19 15:55:03
历史探究者发表
《史学与红学》一书让我领略到了唐德刚先生博古通今的深厚学识,他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鞭辟入里,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入木三分。书中关于《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描述,更让我对史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