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1

价格: 32.00元

ISBN: 978722213702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学者、现代散文家、诗人。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代表作 《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谈》《语文拾零》《背影》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编辑推荐】: 有效的阅读才不浪费生命,阅读经典才能扎知识体系的根基。 朱自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诗、文、赋的经典内容,是读者通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指南。 【名人推荐】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 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叶圣陶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

目录:

序 《说文解字》第一 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周易》第二 八卦是圣物,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 《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 《诗经》第四 诗的源头是歌谣。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三礼第五 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四书第七 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 《战国策》第八 “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 《史记》《汉书》第九 《史》《汉》二书所采者博,所择者精,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诸子第十 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都想收拾那动乱的局面,让它稳定下来。 辞赋第十一 赋似乎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然有韵,而就它全部的发展看,却与文近些,不算是诗。 诗第十二 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廷及贵人的玩意儿。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 文第十三 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附录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16:58:25
书香醉梦发表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大门。在这本著作中,朱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流畅的文笔,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到诗文赋的中国文学发展脉络,让我得以系统地了解古文之美。
2024-05-19 16:58:25
文字耕耘者发表
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宛如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朱先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的壮丽画卷,从中我领略到了经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
2024-05-19 16:58:25
诗意人生发表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朱先生以其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融入文字之中,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更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赞叹。
2024-05-19 16:58:25
文化行者发表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是多么难得的享受。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花时间去品味的著作。从《说文解字》到《辞赋》,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浓缩于笔端,带我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024-05-19 16:58:25
爱书如命发表
作为一名古文爱好者,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我书架上的必备之书。朱先生对经典的解读深入浅出,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灵动性,让我在阅读中既能领悟古人的智慧,也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