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作者: 汪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2

价格: 28

ISBN: 978756751197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汪晖,江苏扬州人,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著有《反抗绝望》、《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等。 2013年,10月20日,汪晖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一起被授予2013年度“帕西奥利奖”(Luca Pacioli Prize)。

内容简介:

汪晖关于鲁迅以及辛亥革命研究的最新力作。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把阿Q的形象置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中来解读, 从崭新的视野回答了鲁迅《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由此对辛亥革命和现代启蒙进行思考。 《阿Q正传》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鲁迅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汪晖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二、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Q真的会革命吗?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界定阿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中界定“革命”?在《阿Q正传》中,历史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目录:

一、《阿Q正传》的叙述方法与“国民性”问题 1. 在两种叙述传统之间的《阿Q正传》 2. 外国小说的影响与“国民性”的两重性 3.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4. 国民性的寓言,还是农民的典型? 二、直觉、重复与革命: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1. “阿Q是否真要做革命党” 2. “正传”作为正史的谱系 3. 六个瞬间之一、二:“失败的苦痛”与“无可适从” 4. 六个瞬间之三、四:性与饥饿,生存本能的突破 5. 六个瞬间之五:革命的本能与“无聊” 6. 六个瞬间之六:大团圆与死 三、鲁迅的生命主义与阿Q的革命 1. 生命主义 2. 精神、身体与民族主义政治 3. 革命、启蒙与向下超越 附记:阿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17:15:12
书虫大咖发表
汪晖教授对鲁迅《阿Q正传》的解读独辟蹊径,将阿Q的生命置于中国革命和文学叙述的历史语境中考察,既回答了研究史上的经典问题,又提出了关于国民性、阶级身份、革命定义等重要议题。这本书不仅是鲁迅研究的宝贵文献,也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和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19 17:15:12
文学青年发表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深入剖析了鲁迅笔下的阿Q这一经典形象,揭示了阿Q身上既有国民性又有农民阶级思想特征的复杂性。汪晖教授的论述鞭辟入里,追根溯源,让我们对阿Q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评论,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史研究。
2024-05-19 17:15:12
历史爱好者发表
汪晖教授通过对阿Q生命中六个关键瞬间的解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这本书视野开阔,史料丰富,为我们理解辛亥革命和现代启蒙提供了新的洞见。作者对阿Q的革命性潜力和国民性特征的探讨,发人深思。
2024-05-19 17:15:12
文化评论人发表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是一部跨学科的杰作,将文学、历史、社会学有机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鲁迅《阿Q正传》和中国近代史的新思路。汪晖教授的论述犀利深刻,引人入胜,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思想张力,是一本必读之作。
2024-05-19 17:15:12
思想探索者发表
这本书对阿Q精神胜利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它既是国民性的表现,也是农民阶级思想特征的体现。作者通过对阿Q革命性的探讨,提出了关于个人与历史、主体与权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为我们理解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