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问题与方法

问题与方法

作者: 洪子诚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30115370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入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 《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内容简介: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是“三联讲坛”文库的一种,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于2002年8月。书的前面,有出版社撰写的文库出版“缘起”,其中写道:对于孟子而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乐事之一;对于学子来说,游学于高等学府,亲炙名师教泽,亦是人生善缘。 惜乎时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属奢望,大学一时还难望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课堂。有鉴于此,我社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据现场录音整理成书,辑为“三联讲坛”文库,尝试把那些精彩的课堂,转化为纸上的学苑风景,使无缘身临其境的普通读者,也能借助阅读,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和前沿问题。 一学校有一学校之学风,一学者有一学者之个性。“三联讲坛”深望兼容不同风格之学人,并取人文社科诸专业领域,吸纳自成一家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开放格局与多元取向,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学术普及与文化积累。

目录: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象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06:12:57
云间轻舟发表
《问题与方法》是一本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切入文学研究的著作,在宏阔的文学汪洋中,作者洪子诚先生以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见解,为读者呈现了文学研究的真谛。这本书不仅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引,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开启了一扇探究文学世界的窗户,值得一读。
2024-05-19 06:12:57
山海经行客发表
若问文学研究之法,首推《问题与方法》。洪子诚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文学本质的钥匙。书中对于问题意识、方法论的阐述,发人深省,醍醐灌顶。读罢此书,方知文学研究的奥妙,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思维的碰撞和洞察的敏锐。
2024-05-19 06:12:57
清风拂柳发表
洪子诚教授的《问题与方法》是一部对文学研究具有启迪意义的著作。通过对问题意识的深入探讨,作者为文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晦涩难懂的文学理论,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这本书不仅适合专业研究者,也值得普通读者一读,让文学的魅力在思想的火花中闪耀。
2024-05-19 06:12:57
踏遍青云发表
《问题与方法》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作者洪子诚先生以其犀利的洞察力,揭示了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独到的解决之道。书中对于方法论的阐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兼顾实际操作,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指导。读罢此书,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激发了思考,拓展了学术视野。
2024-05-19 06:12:57
寸寸红颜发表
《问题与方法》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著作,而是一场思想与文学的对话。洪子诚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思考,带领我们探寻文学研究的本质。书中对于问题意识、方法论、史学与文学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既有见地,又发人深省。读罢此书,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盛宴,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