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

作者: 王晓明主编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1997-11

价格: 40.00

ISBN: 978780627215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晓明,1955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编选本文学史论著作,本书系统汇集了1980年代至今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水准和最新向度。所选论文均经过严格筛选,内中既有关于晚清小说、五四文学传统、“十七年文学”等命题的重新评价,也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当代文学的潜在写作”等论题的全面观照,既有文学内部问题,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诸文类及文学翻译、文学批评等领域的审视,也有文学与社会、文学与都市、文学与其他媒体的关系等问题的阐释,既有对鲁迅、茅盾、曹禺等大家的深入探讨,也有对《家》、《骆驼祥子》、《白毛女》等名作的精细分析。从单篇看,各论文立论严谨、新鲜,极具思想性和冲击力,而荟萃成书从整体看,则基本包括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和体式,足以学科方法论上给人以充分的启迪和感悟。

目录:

1.批判与抒情――论郭沫若早期诗作中的自我问题 2.性启蒙与自我的解放――“性博士”张竞生与五四的色欲小说 3.郁达夫:在历史矛盾与文化冲突之间 4.两个鬼的文章――周作人的散文艺术 5.苏俄文艺论战与中国“革命文学”论争 6.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 7.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 8.关于新月派的新史料 9.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10.梦中的国土――析《画梦录》 11.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 12.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13.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 14.“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文体 15.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 16.曹禺戏剧生命的创造与流程 17.穆旦与现代的“我” 18.“言”与“不言”之间――论两难中的“沦陷区”文学 19.论《流言》 20.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9 07:38:45
星河漫步发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是一部内容丰富而详实的著作,系统地汇集了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书中各篇论文选材精审,论证严谨,为研究者深入了解晚清小说、五四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领域的提供了丰富材料和深邃见解。作为一部文学史论著作,本书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准,更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4-05-19 07:38:45
书香墨韵发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堪称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汇集了国内文学领域的众多权威学者,结合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对中国近代文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阐释。书中对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解读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同时,对文学与社会、都市、媒体关系的探讨也发人深省。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2024-05-19 07:38:45
文思如泉涌发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犹如一幅囊括中国近代文学史全貌的巨作。以编年体为主线,兼容多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深入剖析了晚清至当代文学的重大事件和经典作品。书中既有对文学自身形态的探讨,也有对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学史图景。对于有志于研究近代文学史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学术宝典。
2024-05-19 07:38:45
妙笔生花发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是一本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佳作。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流畅的语言风格,对中国近代文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书中既有对文学史实和人物的客观考证,也有对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的深入剖析。对于文学史研究者来说,本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史料;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本书也是一本了解近代文学发展历程的知识盛宴。
2024-05-19 07:38:45
笔落惊风雨发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是一部填补近代文学史研究空白的巨作。以严谨的史学功底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近代文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全面梳理。书中对晚清小说、新文化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重要时期的深入考察,展现了中国近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人来说,本书是一部必读经典。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