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智慧

内容简介:
《曾国藩智慧》详细阐述了晚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谋略和智慧,包括他的修身术、治学术、为官术、治国术、用人术、用兵术、处世术等等,全面为人们展示了曾国藩的“修身、治家、平天下”之道。本书引用了大量史料与曾国藩的著述,关注的是曾国藩思想智慧本身的具体表现。“实事求是”这个词汇,是曾国藩家书、日记中所多见的,本书评价曾国藩思想智慧,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原则来进行的。
目录:
第一章 修身与处世 一、曾国藩立志之思/二、曾国藩的“完人之路 三、曾国藩进德之论/四、曾国藩克己之学 五、曾国藩悔缺之道/六、曾国藩立志之为 七、诚恕而知天下/八、去伪崇拙 九、以善为缘/十、可退可进,柔中显刚 十一、能屈能伸,善处逆境/十二、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十三、克服“名心”与“俗见”的法术 十四、尽人力以促天力的成事要诀/十五、凡事须有“五到” 十六、“天道三恶”与“人道四知”/十七、曾国藩修身智慧概览 十八、曾国藩会师结友之道/十九、曾国藩接物应事之智 二十、曾国藩处世哲学/二十一、曾国藩处世智慧概观 第二章 为官与为人 一、曾国藩从政之谋/二、曾国藩征战之智 三、曾国藩居官之思/四、曾国藩的为官生活 五、曾国藩治吏之术/六、曾国藩士进之见 七、曾国藩的忠君思想/八、处理私情和公务关系的智慧 九、智中求愚的术略/十、曾国藩的民本思想 十一、戒骄戒傲的思想/十二、为官而知进退 十三、曾国藩升官之见/十四、耕读传世的思想 十五、礼才中之才,礼遇/十六、圆融处世,坐着深远 十七、恬淡冲融的做事之道/十八、曾国藩的“即物穷理”说 十九、易风树人的造才之识/二十、曾国藩的“忍”字之养 二十一、曾国藩奖罚之规/二十二、曾国藩的忠谏之心 二十三、化耻为勇的品德/二十四、曾国藩的明哲修为 二十五、从胡林翼看曾国藩为人之智/二十六、由左宗棠观曾国藩为人之谋 二十七、从李鸿章看曾国藩为人之德/二十八、坦诚谦和的为人之道 第三章 治军与用兵 第一部分、立军智慧 一、另树新军之识/二、选将募兵之谋 三、建制之思/四、兴办水师之略 第二部分、治军方略 一、操练以勤熟/二、训练精神与思想动员 第三部分、用兵之道 一、用兵策略/二、后勤保障思想 三、知己之明/四、用兵之智/五、战术战法 第四部分、湘军、太平军智慧的较量 一、剿灭太平军的是非功过(1853-1864) 二、曾国藩进剿捻军的败因(1865-1866) 三、曾国藩与洪秀全智慧的较量 第五部分、裁撤湘军始末 第六部分、对曾国藩治军用兵智慧的评价 第四章 治国与治家 第一部分、曾国藩治国智慧 一、曾国藩的事国之韬/二、曾国藩治国之学 三、曾国藩的行政之策/四、曾国藩的法制智慧 五、曾国藩的经济智慧/六、曾国藩的洋务之识 七、曾国藩的“西学东渐”之倡/八、曾国藩的外交之谋 第二部分、曾国藩治家智慧 一、曾国藩的事家之学/二、曾国藩家政方略 三、曾国藩的“八、八、三”/四、曾国藩的“勤、俭、孝、友”四字常规 五、曾国藩如何对待家中女眷/六、曾国藩训诫晚辈之智/七、曾国藩劝诫兄弟之谋 第五章 识人与用才 第一部分、曾国藩的识人智慧 一、对人才重要性的高超见解/二、不拘一格 广揽人才 三、识彼德才 察颜闻声/才求“纯朴”/人相微末/曾国藩的“德才观” 四、曾国藩的“偏才论”/五、曾国藩观人言谈的智慧 六、考究情态与辩刚柔之诀/七、观察容貌与辩识声音之说 八、曾国藩识别“英才”与“雄才”之论/九、曾国藩论识人的误区 第二部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一、勤教之心/二、曾国藩的用人之明/三、曾国藩识人用才典例 第六章 治学与养生 第一部分 曾国藩的治学思想 一、曾国藩治学的目的论/二、曾国藩治学的条件论 三、曾国藩治学的态度论/四、曾国藩治学的方法论 五、曾国藩授学之识/六、曾国藩治学的品性论 七、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八、曾国藩的文学之资 九、曾国藩的书学修为 第二部分 曾国藩的养生智慧 一、曾国藩的养身、养心说/二、曾国藩的养生之语 三、曾国藩的养生之方/四、曾国藩的养生实践/五、曾国藩养生智慧概览 第七章 古今名人论曾国藩智慧 一、蒋星德论曾国藩其人其智/二、胡哲敷论曾国藩其人其智 三、郭斌和论曾国藩其人其智/四、萧一山论曾国藩其人其智 五、陈诩林论曾国藩其人其智/六、何[王景]论曾国藩其人其智 七、李瀚章:身在事中,深识远略/八、刘蓉:豪杰竞从,吐气如虹 九、郭嵩焘:规其大而见其远/十、左宗棠:居心直,用情厚 十一、李元度:全群策群力以图之/十二、李鸿章:举贤任能,切实讲求 十三、王闳运:收人才而不求人材/十四、俞樾:量能而使之,取节而用之 十五、张裕钊:渊谋群策,才节传人/十六、黎庶昌:勇、仁、明、智之具 十七、吴汝纶:顺应世变,清修亮节/十八、容闳:远见高识,秉心为公 十九、梁启超:历百千艰险而不胜屈/二十、章炳麟:命以“英雄”,诚不虚 二十一、蒋介石:敦品厉行,鼓舞群伦/二十二、杨昌济:谦虚谨慎,玄德修身 二十三、毛泽东:文功武略,独服曾文正/二十四、冯友兰:避免了黑暗神权政治的功绩 二十五、李立泉:值得肯定的思想和作为/二十六、董蔡时:曾国藩功过是非 二十七、全国学术专题研讨会:爱国进步的近世巨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