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作者: 罗必良 等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

价格: 123.00元

ISBN: 97875141402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罗必良,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

《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起点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路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主线梳理:所有权、产权及其他 第二节 关于农地流转与农地制度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三章 制度背景:公共领域、产权模糊化及其反思 第一节 产权、公共领域与模糊产权 第二节 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一个命题 第三节 农地产权模糊化的制度演进 第四节 现行制度安排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侵蚀 第五节 对农地流转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第四章 现状分析1:土地非农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努力及其偏差 第二节 “三根”问题、土地财政与农地流失 第三节 政府的“土地财政”:一个估算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占地竞赛: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第五章 现状分析2:农地流转中的农户行为及其绩效 第一节 现状分析:农地流转的状况与问题 第二节 农户认知与农地流转: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第三节 禀赋效应、认知幻觉与农地流转:修正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第四节 农户的退出意愿:基于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类考察 第五节 农地流转的宏观绩效:政策目标偏离与“非粮化”问题 第六节 农地流转的微观绩效首入效应与流转滞后的效率损失 第六章 分析视角:赋权、强能与农村土地流转 第一节 产权制度及其意义 第二节 一个关键概念:产权强度 第三节 法律保障与能力保护 第四节 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第七章 理论框架:产权强度、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第一节 产权强度的测度:制度特性与资源特性 第二节 产权强度的匹配逻辑及其命题 第三节 农民权益保护与农地流转交易的逻辑关系 第八章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及统计描述 第一节 调查方式及数据来源说明 第二节 预调查及统计描述 第三节 正式问卷调查及统计描述 第四节 干部问卷调查及统计描述 第五节 其他数据来源 第九章 产权强度1:法律赋权与农民的产权认知 第一节 从村落产权到国家强制性赋权 第二节 土地产权制度:法律规定与实际运作的差异 第三节 农户特征、权属认知与家庭承包制期限满意度 第四节 赋权方式的选择:依据、准则及其逻辑 第十章 产权强度2:社会认同与农民的土地权益 第一节 社会认同与产权实施 第二节 农民土地权益的社会认同:特殊性及其含义 第三节 各类土地权属的社会认同 第四节 谁在保护农民权益:社会认同与法律赋权的比较 第五节 农地所有权、流转纠纷与农民权益:基于村干部认同的分析 第六节 简要结论 第十一章 产权强度3:行为能力与农民的产权行使 第一节 产权实施与行为能力 第二节 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测度指标 第三节 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评价与比较 第四节 农户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第五节 禀赋效应与行为偏差:农地流转的抑制及扭曲 第十二章 产权强度与农村土地流转 第一节 产权强度、资源禀赋与农地流转 第二节 政治资源、行为能力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缔约 第三节 产权强度、资源禀赋与征地满意度 第十三章 产权强度与农民土地权益 第一节 产权强度、政策支持与务农收益 第二节 产权强度、合约选择与权益保护 第三节 产权强度、流转租金与权益保护 第四节 宗族势力、政治力量与农民的土地权益 第五节 案例研究:合约不稳定与合约治理——以“东进农牧”为例 第十四章 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从所有权走向产权 第一节 资源属性、行为能力与制度匹配:关于基本制度的选择逻辑 第二节 从所有权中心走向产权中心:对产权强度的理论扩展 第三节 农地产权、财产化与权益保护 第十五章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地非农流转与产权保护 第一节对不同观点的质疑 第二节 现行土地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评价 第三节 地方经验与政策创新:个案调研与分析 第四节 若干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制放松与产权实施 第一节 集体建设用地管制的变迁及评价 第二节 政策实施与地方创新:若干案例 第三节 政策法律问题及完善修改建议 第十七章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政策演进及其特征 第二节 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方式:问卷数据分析 第三节 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规模流转及其效应:若干案例 第四节 土地流转、组织变迁和农业现代化:政策含义及其选择 第十八章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法律与市场的调整 第一节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法律与市场的双重逻辑 第二节 当前农地流转制度的实际运作:基本模式与权益保护 第三节 土地权利与土地管理的立法调整:以《土地管理法》为例 第四节 农地流转制度建构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农地流转制度建构的操作策略 第六节 农地制度变革:试验与调整的实施重点 第十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的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