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
作者简介:
胡安宁 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博士、统计学硕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硕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系副主任。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书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对范式转型与中国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当下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问题进行了方法论层面的反思。通过建构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将不同的论述范式转型的理论予以评价和整合。第二部分基于既有的经验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社会—人口学状况以及台湾地区1990~2009年的宗教变动趋势,并对宗教身份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探索。
目录:
第一部分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对多层次范式内涵 的分析及对范式转型概念的阐释 内容提要/3 引 言/6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8 第一节 研究背景/8 第二节 本部分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2 第二章 对范式及范式转型概念的辨析/17 第一节 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及多层次性/17 第二节 关于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讨论/21 第三节 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概念的方法论辨析/27 第三章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之前的传统范式解析/34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34 第二节 结构/制度范式/35 第三节 诠释学范式/39 第四章 何谓转型: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概念的进一步分析/44 第一节 多样化、整合性与替代(完全整合): 对范式转型概念的一种辨析/44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对结构/制度范式的整合性表现/47 第三节 理性选择范式对诠释学范式的整合性表现/51 第四节 新范式能否替代旧范式?/59 第五节 结论、反思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4 结论和总结/70 第二部分 中国宗教:理论回顾与经验分析 内容提要/77 引 言/79 第五章 民间宗教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回顾与前瞻/80 第一节 民间宗教研究的人类学传统:从“三教”学说到文化分析/81 第二节 民间宗教研究的社会学传统:探索民间宗教的特定模式/87 第三节 民间宗教的概念扩展/88 第四节 民间宗教研究与主流社会学理论的结合/90 第五节 民间宗教的比较研究/92 第六节 总结/94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经验状况初探: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的分析/101 第一节 数据介绍和测量/102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经验状况:描述性信息/107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间宗教实践的经验状况:社会-人口学特征/111 第四节 总结/116 第七章 民间宗教会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亡吗? ——来自台湾地区实证调查的经验/117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7 第二节 在一个非管制的宗教市场内部,谁会是胜出者呢?/119 第三节 方法论/128 第四节 经验发现/133 第五节 结论和探讨/138 附 录 台湾佛教和民间宗教的年龄-时期-同期群分析/140 第八章 从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角度再看世俗化进程:一个理论探讨/147 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宗教身份与经济地位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分析/153 第一节 研究背景/153 第二节 理论视角/154 第三节 数据和变量/157 第四节 经验发现/165 第五节 结论和讨论/170 附录A 基于均匀前验分布的自相关图/171 附录B 基于正态前验分布的自相关图/173 全书结论与讨论:迈向经验的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177 后 记/182 索 引/184 图表目录 图1-1 本部分的论证思路/16 图2-1 三种范式转型理论的关系和递进/29 图3-1 马克思的结构/制度分析框架/37 图4-1 范式转型的三种模式/46 图4-2 理性选择范式的结构/47 图4-3 对社会复杂性困境的回应/57 图4-4 社会人对理性人的扩展/58 图4-5 论证范式替代时本节的思路/60 图4-6 理性选择范式对于旧范式的重复论证/61 图4-7 论证范式转型的含义时本书采取的思路/64 图6-1 民间信仰主要元素的信仰比例/108 图6-2 民间宗教、佛教与道教的信仰情况/109 图6-3 巫术性活动的参与情况/110 图6-4 趋利避害活动的参与情况/110 图6-5 教育水平与参加巫术性活动的关系/114 图6-6 年龄段与参加趋利避害活动的关系/115 图6-7 年龄段与参加巫术性活动的关系/115 图7-1 台湾不同宗教的历时性发展趋势/133 图7-2 控制了年龄和同期群效应以后台湾佛教和民间宗教的归信概率的变化趋势/135 图7-3 台湾地区参与趋利避害活动、算命以及看风水活动的人的比例变化/136 图7-4 自我认定为佛教徒的人的比例变化以及参与过改宗仪式的佛教徒的比例变化/137 图9-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157 图9-2 中介效果的理论模型/167 表4-1 理性选择范式逻辑中大前提和小前提在内容上的关系/53 表4-2 理性选择范式逻辑中大前提和小前提在形式上的关系/54 表4-3 社会人假说对于理性选择范式逻辑中大前提与小前提内容的影响/56 表4-4 社会人假说对于理性选择范式逻辑中大前提与小前提形式的影响/56 表4-5 三种范式的差异/62 表5-1 对“民间宗教是什么”的理论辨析/85 表6-1 趋利避害活动与巫术性活动的性别特征/112 表6-2 趋利避害活动与巫术性活动的教育特征/113 表6-3 趋利避害活动与巫术性活动的年龄分布特征/114 表9-1 描述性统计信息/159 表9-2 联立方程组模型结果/165 表9-3 结构方程模型的贝叶斯估计结果/16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