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作者: 叶继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1-1

价格: 57.80

ISBN: 978750975060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叶继红,男,1969年生,汉族,安徽省长丰县人。先后毕业于福州大学和南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社会人类学、科学社会学。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走出土地的农家绣女”,全国教育科学青年专项“科技道德、学术规范与高校德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生存与适应: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研究”,以及江苏省社科基金“城市新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等课题。 主要学术成果有:“论白领犯罪的形成及其社会控制”(《社会科学战线》),“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中国软科学》),“从生产、生活和交往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中州学刊》),“高校科研人员对网络学术论文认同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技创新多元化模式的战略思考”(《中国科技论坛》),《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群言出版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苏州镇湖刺绣产业集群研究》(古吴轩出版社)。 本书是对南京城郊失地农民日常生活所做的一项社会学研究。

内容简介: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成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是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首先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物质系统,在对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区差异性的推进策略和系统功能优化的策略。其次,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非物质系统,深入探讨了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经济生活、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身份认同、社区归属感等一系列与主体人的生产生活及转型适应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移民文化适应的诸多对策建议。《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是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目录:

第一章 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缘起、意义、视角和方法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文献的回顾 三 移民文化适应视角的引入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一 结构-功能分析的一般方法 二 农民集中居住的物质系统分析 三 农民集中居住的功能分析 四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功能优化 第三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差异性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江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及农民自身条件分析 三 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类型分析 四 基于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性的推进策略 第四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经济生活 一 集中居住区移民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 二 影响移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因素分析 三 移民经济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解决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困境的思考 第五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一般状况 三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四 移民生活满意度的评价类型与评价机理 五 提升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 一 移民社会网络的一般研究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状况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变化的特点 四 集中居住方式对移民社会交往的影响 五 重建和拓展移民社会网络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现状及动因分析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 四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因素 五 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 一 认同概念及相关研究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现状及原因 …… 第九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 第十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与文化重构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