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新中国

新中国

作者: 陆士谔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2

价格: 28.80元

ISBN: 978750572665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陆士谔(1878-1944),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17岁时,从清代大名医唐纯斋学医,1905年27岁来沪行医谋生,此后他一边行医(曾获得上海十大名医的称号),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小说。陆士谔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世人多以为雍正之传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 这些小说中,以《新上海》与《新中国》最著名。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陆士谔的《新上海》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同列其中。他创作的以抗击八国联军为题材的小说《冯婉贞》的部分内容竟被编入《清稗类钞》,后人又将此作为史实编进了历史课本。另撰有《也是西游记》、《飞行剑侠》、《七剑八侠》、《七剑三奇》、《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顺治太后外纪》、《女皇秘史》、《清史演义》、《清朝开国演义》等书。他还写过《新孽海花》、《孽海花续编》等。此外他撰、编有许多部中医学著作。

内容简介:

《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1910年)写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令人万分惊叹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主人公陆云翔在1910年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惊异地发现上海已是一派全新的繁华景象。城市里地铁穿梭,洋房鳞次栉比,跑马厅附近修建了大剧院,陆家嘴成为金融中心……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科技、交通、建筑、医学、工业等诸多方面,与今天的真实情况所差无几。此外,书中还提到很多事物,如通光避雨的雨街、供普通百姓乘坐的飞车、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的水行鞋、类似电影情节效果的焰火、只用“汽”不用水的新式浴法等,至今尚待实现。本书最令人称奇之处,是写到万国博览会,即现在所称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的情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那时,上海人因往来不便,才提议建造这桥的。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预言的细节与百年之后的现实精确吻合,令人惊奇。 最新消息: 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明天15:30~~18:30播放世博一百天倒记时专题节目! 届时陆会介绍永正图书出版《新中国》,请大家及时关注. 访谈人物是陆贞雄及田若虹教授及于润琦教授~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6 16:25:00
书虫少女发表
《新中国》这本书简直是神作!陆士谔在1910年就能写出如此具有预见性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书中描绘的未来上海,简直和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模一样,从地铁到金融中心,都精准无比。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他竟然预言了上海将举办万国博览会,而且地点就在浦东!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仿佛他穿越到了未来一般。
2024-05-16 16:25:00
老书迷发表
作为一名资深书迷,我必须向大家推荐《新中国》这部杰作。这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关于未来上海的奇幻故事。书中描绘了众多未来科技与设施,如地铁、洋房、大剧院、水行鞋等,其中一些至今尚未实现,但无不体现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大胆想象。整部作品既有令人惊叹的预言色彩,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16 16:25:00
历史爱好者发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这部小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陆士谔在1910年所勾勒的未来上海图景,与百年后的现实惊人吻合,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更反映了当时国人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采用了梦境的形式,虚实相生,引人入胜,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的历史文献。
2024-05-16 16:25:00
科幻迷发表
对于科幻迷来说,《新中国》这部小说绝对不容错过。作者陸士谔在书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众多令人惊叹的未来科技与设施,如通光避雨的雨街、供普通百姓乘坐的飞车、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的水行鞋、类似电影情节效果的焰火等。这些超前理念超越了时代,激发了无数读者的科幻梦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心驰神往。
2024-05-16 16:25:00
建筑爱好者发表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新中国》这部小说也值得关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未来上海的城市风貌,包括洋房鳞次栉比、大剧院拔地而起、陆家嘴成为金融中心等。这些建筑描绘既体现了作者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上海作为东方大都市的繁华与活力。书中提到的万国博览会会场选址于浦东,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上海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