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

作者简介:
王来华,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天津社科院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从事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十余年。
内容简介:
本书大量吸收和借鉴了社会学、政治学、舆论学以及民意研究等学科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出舆情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认真遵循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继承和发扬相关学科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科学态度。该书在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探索,推陈出新,力求初步建立有关舆情史发展的梳理和总结,也有对舆情基本理论的概括和阐释,还有对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的探讨和分析等。该书作为系统研究舆情的创始之作,对与舆情研究相关的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都认真地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作者博采众长的风格,也展现了该书丰富厚重的内容。该书在篇章结构上注意保持各方面研究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从而使该书的结构比较系统和紧密。
目录:
目录 序 李錦坤 绪论 一、开展舆情研究的重要性 二、舆情研究与相关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关系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论“社情民意” 第一编舆情研究理论 第一章舆情概念和舆情思想的中外历史嬗变 一、中国的舆情说法和思想脉络 (一)舆情”说法的产生 (二)传统社会中贯穿舆情思想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 (三)传统社会政治制度中重视、控制和诋毁舆情的一些做法 二、西方的“民意”概念和思想演变^= (一)西方的“民意”概念 (二)西方社会思想演变中的民意思想 (三)现代西方的民意研究 第二章舆情:定义、构成和主要特征 一、舆情的字面解释和定义 (一)舆情的字面解释 (二)对舆情的定义 二、对作为舆情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基本认识 (一)从情、知、意的角度来认识 (二)对作为舆情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分层或结构方面的解释 三、舆情的本质和一般特征 第三章舆情的主体——民众 一、民众是舆情的主体 (一)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二)民众的舆情主体地位 二、民众利益的存在样式、诉求和保证 (一)民众利益的存在样式 (二)民众利益的诉求 (三)民众利益的法律和制度保证 三、民众的划分和角色扮演 (一)关于阶级和阶层 (二)关于具体的生活群体 (三)关于民众的社会角色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