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作者: 马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价格: 79.00元

ISBN: 978750973182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马戎,1950年3月出生,回族。1987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90一1991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民族与族群社会学、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教育社会学等。发表的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1996年同心出版社)、《民族与社会发展》(2001年民族出版社)、《社会学的应用研究》(2002年华夏出版社)、《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讲述改革开放后,民族优惠政策实施中依靠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不存在,无论城乡青年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才能就业和获得发展空间,这使民族学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青年在就业市场上遇到极大困难。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和民众在与中央国企和沿海大企业的互动中居于劣势。随着“西部开发”的项目投入,大量东部汉族人口涌进西部民族地区,这些新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对我国民族关系和矛盾协调机制进行反思和调整。努力探讨在21世纪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应当如何思考我国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我们必须努力探讨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标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民族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创新。

目录:

民族研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代前言)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 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 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 世纪的中国是否存在国家分裂的风险? “汉化”还是现代化 “援助”与“感恩” 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关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印度“民族构建”的评价 试谈如何理解列宁、斯大林对民族的论述 斯大林是否在民族问题上犯了历史性错误?——关于苏联解体的反思之一 对苏联民族政策实践效果的反思——读萨尼教授(Ronald Suny)的《历史的报复》 附录 反思民族研究:理论与实践 “‘去政治化’和‘文化化’的意思,就是要给少数民族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完整的公民权利!”——对话马戎教授 族群不是不同的物种——弗朗西斯科·吉尔-怀特文章评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