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5年卷)》突出了2004年公共政策选择的重点,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展开对经济发展走势、国有企业改制、债权转股权等政策问题的讨论。
《府际关系论》对于政府理论的研究做出了三点贡献,首先是提出了非国家机构政府的概念,探讨了政府的起源和进化发展规律,其次是考察了政府的宏观生态,对政府与自然、政府与公民等关系进行了论述。
本书的学术价值首先是运用社会分歧理论和选举制度理论,解释和预测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说明台湾政党趋同的向心力,缘于选举制度的诱导,而维持政党差异的离心力,则是基于台湾社会所固有的累积性分歧特点,
《比较政治评论:第一辑(2014)(总第三辑)》由人民大学长江学者杨光斌主编,《比较政治评论:第一辑(2014)(总第三辑)》从全国征集文章并精选,主要从中外比较角度,探讨政治制度方面的诸多问题。分为主题研讨、专题论文
流行的民主常识比如“选举式民主”(“党争民 主”)遭遇到世界性挫败,不但“无效民主”无处不 在,民主形式的变种还直接引发了世界政治冲突。我 们必须寻求民主的“新常识”,即发现那些固有的但 被忽视的“常在道理”。政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日趋成熟,中国的民主实践也更加多元化。在观念上,从民主就是选举的单一民主观,演变为多元形式的民主观。在民主实践上,本研究的发现是,每十年都有主导性的民主形式出现:80年代流
作者认为, 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 是从中华文明基体论出发、以改革为方法、以公正价值为导向、努力将制度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以使以民主集中制为内核的中国模式更有竞争力的政治思想体系。也就是说, 国家治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