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谢朓诗论

本书对于中国古体诗向近代诗转型时期的代表诗人谢朓诗歌进行研究,讨论其山水诗的审美、诗风,及其与后世五言诗的高峰时期建安文学的关系等。

白居易集综论

本书探讨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文集的版本源流以及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白居易文集的版本,对版本源流演变和现存白集的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理顺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下编分别就白

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

《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是第一本全方位考察宋代杜诗阐释现象的专著。《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借鉴西方现代阐释学的理论方法,深入探讨宋代杜诗阐释与宋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千家注杜”的历史盛况何以出现等理论问题

王夫之诗学思想论稿

《王夫之诗学思想论稿》介绍了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

三国与红楼论集

《三国与红楼论集》介绍了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作为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学术平台,需要在聚集高端人才、发挥精英才智、推出优质成果、引领学术风尚等方面起到强化创

唐代文史研究丛稿

《唐代文史研究丛稿》包括18篇文章,分为三组,第一组收入四篇论文,是对唐代文学史上一些较为重要问题的研究;第二组收入十篇文章,是关于高适、芩参、杜甫等盛唐诗人和文学家的生平事迹的考证;第三组收入四篇论文

诗人与造物:苏轼论考

本书是日本汉学界颇有代表性的研究苏轼的专著。作者山本和义不仅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小川环树的得意高足,自己也是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他长期研究宋诗与苏轼,吉川幸次郎曾引用过他的研究成果。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吴承恩集

《吴承恩集》辑入吴承恩全部存世诗词文稿并作系统的校订笺注。其中的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此前虽有排印本行世,但底本为过录本,错讹无法避免,本集则以台北故宫藏海内孤本万历原刻为底本,可靠性有根本性提高;

汉赋与经学

《汉赋与经学》对汉赋与经学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书中认为:总体来说,经学与汉赋既有亲和的一面,也有悖离的一面,经学以其无与伦比的强势地位规范、控制着汉赋,汉赋亦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经学的规范、控

四游记丛考

“四游记”是指明代中期先后出现的《南游记》、《北游记》、《东游记》、《西游记》四部神魔小说。本书分别介绍了《四游记》产生的时代因素、现存《四游记》的主要版本及内容提要等十八章内容。

白居易散文研究

《白居易散文研究》是迄今以白居易散为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将文本研究、科举制度与拟作习笔、个体创作与时代思潮、创作心境与政治环境兼顾统观,在紧扣文本阐释的基础上,不仅透析了白文中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