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界
《女性视界: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是难得的一本有深度的对该问题的哲学研究著作。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女人不是天生的、差异与平等、“他者”的视界、科学与性别、女性、技术与文化、从性别问题到生态问题等。
《女性视界: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是难得的一本有深度的对该问题的哲学研究著作。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女人不是天生的、差异与平等、“他者”的视界、科学与性别、女性、技术与文化、从性别问题到生态问题等。
本书以福柯的认识型为视角与方法,着力探讨康德与尼采美学思想之间的异质性。无论是二者间的异质性的研究,还是认识型视角的引入,在国内均属首次。在“从原著阐发原意”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立足于文本的细读与深耕来展
当全球化时代的权威专家忘记了他们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专家一样,预测全球化已经使战争变得过时之际,约翰·格雷的著作显得依然重要。在《黑弥撒(末世信仰与乌托邦的终结)》一书中,格雷剖析了所有的政治
本书对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伦理思想的解读、总结和评价,目的是探讨黑格尔伦理学的发生原因、逻辑体系、核心思想、对于伦理学的意义,及理论上的缺陷。本书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解读和文本解读,以及与黑格尔自
《菲利布篇》是柏拉图晚期对话录,其主题通常被概括为“ἢ περὶ ἡδονῆς,ἠθικός”(论快乐,伦理学的),但它真正关切的是价值论、本体论和哲学方法论。《菲利布篇》的逻辑脉络和思想陈述有许多模糊之处,历来成为学界争
阿兰·巴丢(Alain Badiou, 1937-)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之一。本书简述了巴丢哲学思想的渊源,并通过关键词方式把握其哲学基本思想;分析了巴丢文艺思想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以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术语“非美学”为
本书的主旨就是试图找出这种形势背后的动力机制。以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为基础,结合现象学、解释学、发生认识论、心智哲学、进化认识论、认知语言学、逻辑学、系统和复杂性科学、金融投资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据德国罗沃特袖珍书籍出版社1977年德文版译出。 本书分为青年时代;成熟之年;加入柏林浪漫派;在哈勒的学术活动;在柏林;晚年介绍施莱尔马赫,并附有年表
本书据罗伏尔特袖珍图书出版公司1973年德文版译出。该书初版于1973年10月。后多次重印,至1997年累计印数达27000册 本书介绍了霍克海默的出生、求学、创业、革命,走上批判文学的创作,透过本书可以对霍史海默和他的
书名原文:The dance of life:据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1925年版译出:本书从人类文化的历史、文化的起源等方面,探讨舞蹈艺术、思维艺术、宗教艺术,道德艺术、思维艺术、写作艺术、宗教艺术、道德艺术、科学、哲学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