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
作者的《史记笺证》是集成之作,他的“史记课”也颇受欢迎,《史记讲座》正是作者几十年研究讲录的精华。本书由司马迁其人、《史记》常识及专题、名篇解读三部分组成,力求新视角、新观点、新证据,揭示司马迁的生死观
本书围绕江南名胜古迹,用文学的形象表达,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进行重新梳理,将零编碎简、断瓦残碑装订成新的史册,开掘山水之间的历史意蕴。主要篇目有《皖南李白故里行》、《徽韵三章》、《江南第一村》、《秋到平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对人类以往生存状 态的追怀; 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当代都市传说的开山之作,美国最成功的学术畅销书,洞悉美国社会与都市人心灵的哈哈镜!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当代民间故事的著述。作者融会了有关最著名、最搞笑、最离奇、最惊险的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并试图揭示这些当
本书系孙郁先生以20世纪中国文人为考察对象,撰写的一部20世纪心态史。上起晚清的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始,经近现代的鲁迅、胡适、茅盾、巴金等,直至20世纪末的当代作家与评论家张承志、钱理群、王晓明等,论述了
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崇高,可以概见。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课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蜚声学林,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当年听讲盛况
《唐诗艺术讲演录》是国内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尚永亮教授为武汉大学研究生开设的“唐诗艺术论”的录音整理稿,共分唐诗特点概说、声律论、立意论、结构论、语言论、比兴论、剪裁论、情景论、言意论、技巧论、时空论、诗画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英国文学与伦敦 一、现代早期伦敦的崛起与英国文学的繁荣 二、18、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伦敦及反都市主义之谜 第二章 城市·坟墓·废墟 一、坟场:保存并拯救了人类的历史记忆 二、死亡之城:笛福
《杨念群自选集》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
我的很俗气的脑子里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画面:一个身处困境的绝望的人,拿了一包毒药,冲进人群中,用“气蒸云梦泽”般的气概对众人喝道:“你们再这样逼我,我就死给你们看!”??那包毒药,就是《野草》。就是这么个走投无
《学人文存陈平原自选集》内容简介: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便有义
《王富仁自选集》讲述了: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学术中兴;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崛起的青年学者大胆反思,激情探索,把学术探讨与关怀现实合二为一。他们思考深邃,立论精严,良有创获,既不囿于前人习见,更不
《中古文学集团》立论的重心在于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因为共同进行文学活动这件事本身,是文学集团的全部目的所在。因此,《中古文学集团》对中古时期文学家们聚集在一起而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细大不捐,都做了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