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汉宋分争是清代学术的结穴,也制约着民国学术的流变。本书以重新梳理清代汉宋关系为主旨,在尽量占据文献的基础上转变研究思路,将清季以来尤其是民国学人名著中广为流传的观点作为前贤见识,而非清学的本事;进而在
汉宋分争是清代学术的结穴,也制约着民国学术的流变。本书以重新梳理清代汉宋关系为主旨,在尽量占据文献的基础上转变研究思路,将清季以来尤其是民国学人名著中广为流传的观点作为前贤见识,而非清学的本事;进而在
本书稿对台湾民主转型过程的经验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客观总结与分析,第一编涉及台湾的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民主转型与政商关系重组、政治民主化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民主转型与宪政选择以及民主转型与政党竞争和国民党
留学,作为教育交流的主要渠道或路径之一,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早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早已成为受教育者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加工环节。在今日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留
《历史复归与梦想终结》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学者罗伯特.卡根的29年撰写的一部关于冷战后国际秩序图景的著作。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一个崭新而和平的国际秩序充满了期待,然而在西方世界欢呼自由民主胜利并期待享受和平红
本书是通过彝文古籍,对西南边疆的历史、文化、风俗进行的研究.第一章 彝文古籍记载西南边疆古文化第二章 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边疆古代史第三章 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古代方国历史人物第四章 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边疆历史
本书通过对西南一个少数社群近代某一历史侧面的考察,探讨了晚近“革命”背景下中国人群分类的轨迹。明朝以降至19世纪中叶,作为群体的穆斯林多不为正史所提及。云南地方志有关人群的分类中,穆斯林多被“视同汉人”。然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已过去20多年,但克里姆林 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的那令人叹 息的一幕, 却仿佛永远定格在眼帘。20多年以来,对苏联亡党亡 国原因的寻探和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改革”的评
《家具史话》概述了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家具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关系。在家具分类的基础上,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中国家具史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因起居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中国家具史的两个发展阶
《国家间干涉理论:春秋时期的实践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作者对中国春秋时期邦国间的干涉现象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深入地挖掘,从中国角度提出了对干涉理论的新的观点。作者以《左传》为基础,在借鉴现代干涉理论的基础
安京编著的《海疆开发史话》借助大量的古代历史文献,对上自远古下至近代的中国海疆开发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既介绍了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
本书通过对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地区彝族上层人士子女及近亲家族成员的采访,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反映出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地区彝族上层人士诸多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并以此揭示了彝族上层集团及其内部关系,是研究近
1932—1933年苏联发生过大规模饥荒了吗? 是斯大林蓄意制造的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吗? “大饥荒”对当代乌俄两国关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本书就苏联1932-1933年饥荒以及乌克兰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立场和诉求,尤其是它
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那些成为俘虏以及被当作奴隶的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刻是如何生存下来的?此后,他们又是如何将他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创伤埋藏在心里而生活下去?这是日本精神病理学者野田正彰在本书中展示和探
民国时期(1912-1949),80%以上的中国人是文盲,“愚、穷、弱、 私”是通病,外国人耻笑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当时的新式学 校教育又存在四大弊病:制度照搬西方;受教育者大多只为做官;内容不 实用,毕业即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