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精神梦乡

精神梦乡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4-11

价格: 48.00

ISBN: 978710804865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大学观与学者观。在钱理群看来,大学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学术精神传统的传递和坚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创造。因此,理想的大学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堡垒,精神的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理想主义者的聚集地,坚持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义,对于自我,学术与民族、人类都有自觉的承担,并且是心灵纯净,充满生活情趣的,是为“赤子之心,星斗其文”。

目录:

前言 辑一精神圣地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 ——《走近北大》序 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 “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 ——《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 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 ——1996年10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 1957年校园民主运动: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 ——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 80年代校园竞选运动:不能遗忘的历史 ——重读《开拓——北大学运文献》 1997年北京大学的历史纪事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另一种民间纪念 ——《我们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我的告别词 ——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 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 ——关于北大改革的一次发言 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 ——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纪念会上的讲话 辑二心灵净土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 ——谈谈民国那些人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 ——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 ——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 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创造者 ——追怀吴组缃先生 “挣扎”的意义 ——读《王瑶文集》 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 ——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 高举“鲁迅‘五四’”旗帜的学者 ——李何林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个“人”的标尺 ——从小说创作看贾植芳先生 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有承担的学术 ——纪念田仲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读钱谷融先生 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23 19:53:33
书虫小明发表
《精神梦乡》是一本充满思想火花的著作,钱理群先生以亲身经历和细腻笔触,描绘出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那是思想碰撞的熔炉,精神自由的天堂。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释着大学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为我们提供了深思的契机。
2024-07-23 19:53:33
文学少女发表
读《精神梦乡》,仿佛置身于钱理群先生笔下的北大,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精神。书中对于理想大学的思考发人深省,让我重新审视大学的意义和自我定位。钱先生的文笔优美,引经据典,读来如沐春风。
2024-07-23 19:53:33
哲学思辨者发表
《精神梦乡》不仅是一本大学观与学者观的剖析,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文化反思之作。钱理群先生以犀利的笔锋,直击当代大学教育的弊端,呼吁回归大学精神的本源。他对于赤子之心和星斗其文的阐述,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2024-07-23 19:53:33
历史爱好者发表
从钱理群先生的《精神梦乡》中,我看到了北大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不同使命。在50年代和80年代,北大成为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的摇篮。钱先生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地记录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2024-07-23 19:53:33
教育工作者发表
《精神梦乡》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考。钱理群先生强调大学应成为思想文化传承和创新创造的平台,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人才。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指明了方向。
登录发表评论